韓徽辭彆皇帝柴宗訓告退出慶壽殿後,便奉聖旨出宮前往禁軍侍衛親軍司駐地衙門,參見都指揮使張永德。
一路走來,韓徽隻見駐地上人聲鼎沸,眾將士都在鬥誌昂揚的忙碌於準備大軍出征事宜。
看到副都指揮使韓徽,不少將士都與他親切的打招呼。
走到都指揮使官衙大門前,通報後片刻,張永德傳韓徽進內。
見禮後,韓徽將皇帝柴宗訓之令向張永德大略說了。
張永德放下案幾上正在閱看的軍需清單和行軍地圖,點頭道:
“陛下命臣統侍衛親軍司兩日內出征,臣正感軍中自誅殺趙逆一黨後,軍官人手頗有不足。
韓副指揮使家學淵源,正可助本指揮使一臂之力。”
張永德和韓徽討論了片刻,當即將整備大軍兵器和弓矢之事交給了他。
大周此時,天下刀劍和弓矢以西北方的六穀蕃十一世紀時的西夏之地)為最精良,皇帝和大臣武將的配劍、配刀,都選用六穀番製品。
大周本國的冶鐵技術打造的兵器,其韌性和剛性都比六穀蕃的略遜一籌。
韓徽當天帶領麾下親兵,在軍營和武備庫中忙碌了一夜,直到第二天二月5號的下午,才整備好大軍出征所用的刀劍、弓矢。
計製式刀劍十二萬把,自校尉帶兵三百人)始,將領多隨身配備2至3把刀或劍,根據個人武藝選取。
弓矢計有弓2萬2千把,主要是黃樺弓,射程在百米左右。箭矢50萬支。
弓手因需要較長的時間訓練,即使是大周目前最精銳的禁軍,侍衛親軍司六萬軍士中,訓練有素、可為弓手的,也隻有2萬人。
每柄製式刀劍製作成本在二兩左右,每張弓製作成本在一兩二錢銀左右,而箭矢每支在5厘銀左右。
一場大戰下來,隻是此次韓徽準備的兵器箭矢,耗銀大致在十五萬兩銀,已是大周此時約五個中等州府的一年稅收。
到二月六日辰時,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張永德入皇宮,在皇儀殿辭彆大周太後符太後和皇帝柴宗訓。
見禮後,柴宗訓道:
“張愛卿,此戰決勝關健在我大周能否在遼國軍隊參戰前擊破漢軍。
朕和太後昨日商議後,已傳旨歸德軍指揮使李重進,令他在鄰近邢州和遼國邊境的易州,設重兵防禦契丹人,以給張愛卿足夠的時間擊潰漢軍。
張愛卿隨太祖及先帝南征北戰,用兵嫻熟,此次又統我大周最精銳的禁軍出征,朕希望張愛卿穩紮穩打,尋到戰機後,一舉破敵!
漢軍即破,以耶律璟之沉溺酒色,必無心戀戰,則我大周此戰勝矣。”
張永德道:“謹遵陛下旨意!以我大周禁軍遠勝漢軍的戰力,臣率軍抵達邢州後,一定會儘快尋機擊敗漢軍!”
符太後道:
“張愛卿乃我大周駙馬,此戰希望愛卿能不負本宮和陛下期望!”
張永德大聲應諾後,柴宗訓將統兵印信賜予了他,張永德辭彆符太後和皇帝柴宗訓,大步出了殿。
出得皇宮東華門來,六萬衣甲鮮明的侍衛親軍司將士已步騎混合的等在門前廣場上。
計步軍四萬5千人,騎軍1萬5千人,就這比例,已經是大周軍隊中最高的騎兵比例。
想想騎軍二十萬人、弓馬嫻熟的大遼騎兵,委實是極為恐怖的存在,難怪在後唐、後晉、後漢時期,契丹人數次入侵中原。
張永德向監軍出示統兵印信後,跨上戰馬,傳下命令,全軍便即出發。
自皇宮東華門開拔約一刻鐘後,侍衛親軍六萬人已行進為一條長約五裡的隊伍,往汴京東門朝陽門行去,中間夾雜著三百輛運載軍糧和兵器弓矢的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