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曆史周期率特鳴謝書友3302…8588的月票!)
柴宗訓微微頷首,沉吟片刻後,道:
“二位愛卿,如今我大周經濟發展迅速,為促進社會中工商業的發展,從民間廣為錄用相關人材進入朝廷效力,朕想在明年的科舉中增設兩科,為“商科”和“工科”,二位愛卿以為如何?”
大周自太祖之時,便采得是“與民休息、發展經濟”之策。
至太宗時,因太宗出身大商人世家,深知商業對國家經濟生產的巨大作用,對商業極為重視,因而采“農商並重、區彆納稅”之策。
柴宗訓繼位後,更是推行力促商業之策,這九年來,不說大周商業比之太宗時繁榮了十倍,5倍是一點問題沒有的。
李濤和王著二人皆是實乾才華滿滿的社稷之臣,亦深通財政經濟之道,聽完柴宗訓所說,立刻明白皇帝想製度化提升工商在大周社會中地位和作用的用意。
李濤道:
“陛下聖明。
我中華曆史上,曾有過多次全社會重視工商,商業興盛的時期。
譬如“商人”一詞來源的殷商時期,幾乎全民經商,社會氛圍寬鬆自由。
春秋戰國時工商業興盛,呂不偉、秦清,皆是富甲一方的大商人世家,其經濟實力足以改變當時天下大勢和走向。
再如漢朝的“文景之治”,朝廷崇尚“黃老之學”,主張無為而治。官府輕徭薄稅,任百姓自由經營農業工商,乃能幾十年內至漢武帝時的“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
可見工商業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巨大促進作用。
至漢武帝聽信董仲舒一麵之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百家之學俱廢,儒家隻講空泛道德、隻論如何做官的“學問”大行其道,罔顧民生和生產,以致社會停滯不前,每個皇朝皆逃不過“勃興、治平、腐化、亂亡”的周期。
其根本原因便在於人性貪婪下的貧富兩極分化:富貴者窮奢極欲,貧賤者食不果腹。
陛下想要開“工”“商”二項科舉,製度化提升工商業在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真乃聖人之舉,功在民族!
隻是臣以為,雖然自唐代以來,工商業有了長足發展,但仍應先在全國士林間,開展一次大辨論。
使重工商的理念深入臣民之心,庶可將陛下開“工”、“商”二項科舉推行起來。”
王著道:
“陛下,臣讚同李相所議。
大事必作於細,難事必作於易。若不先在士林間推動重視民生、重視工商的理念,臣恐陛下雖推行“工”、“商”科舉,仍不能持之長久。”
柴宗訓聽罷大喜,心想:
“我中華這時代,可稱才俊倍出!唐代及朕前世時空的宋代,商品經濟本已大為發展興盛,隻因武德不興,中華尚武精神被趙逆打壓,致淪亡於野蠻異族。
朱重八驅逐韃虜,是為漢人的最後一次武風再興,可惜的是,貧農出身的老朱把整個大明弄成了一個“大農村”:隻重農業,極為打壓工商業。
致科技、人文進步遲緩,使中華遲遲不能從農耕社會進入商業社會,最終竟淪入被滿清蠻夷奴役之悲慘結局!”
柴宗訓道:
“二位愛卿所說,在士林間展開一場“重民生重工商”的討論,非常必要!
此事事關我大周社稷、民族未來,朕便將此事交給二位愛卿。待二位愛卿在全國廣集賢才,準備妥當後,朕便在朝堂上組織一場大辨論。”
李濤、王著二人應諾後,第二日便開始了準備事項,派出人手在大周境內廣邀認同重工商的賢才、名士。
十二月六日,汴京今年的第一場雪從天空落下,時近開熙十年的除夕佳節,汴京百姓和皇宮中,都開始為新年除夕準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