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宗訓一聽,覺得這確是一個問題,然而想到鮮卑利亞土地上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以及地下的諸多礦藏,頭腦裡靈光一閃,道:
“對於社稷的收益不能隻看短短幾年、幾十年,甚至百年。
鮮卑利亞的地域廣大,其間森林河流湖泊密布,我大周取之極易。
至於派人固守的問題,也好解決,取鮮卑利亞之後,暫時以之為罪犯流放地,讓這些罪犯大力開發鮮卑利亞!
譬如現在監禁的喀喇汗國俘虜、遼國俘虜,未來的高麗俘虜,以及國中所有獲罪流放之人,皆發配鮮卑利亞,為朕為社稷開發此地!”
柴宗訓即已決定,眾臣自無人再反對,攻取鮮卑利亞的戰略就此確定了下來。
工部尚書竇儀出班道:
“陛下,鮮卑利亞氣候嚴寒,我大周將士們出征,需有更保暖的棉服軍裝才可。而大營中取暖用的煤也需足備。
臣請陛下禦批專項銀線,由工部為征遼的三隻兵團全體將士製造抗寒軍服及購買充足的煤炭。”
煤在古代叫“石涅”。我國最早的地理著作之一《山海經》就明確地記載著“女床之山”“女幾之山”都出產石涅。
在西漢末年,人們已使用煤塊和用煤末摻合黏土、石英製成的煤餅做為燃料。
但因煤炭燃燒有大量煙產生,多用於冶煉生產,百姓取暖多用木材、木炭,但煤炭燃燒的熱量遠高於木炭,大軍前往嚴寒地區卻是需要。
柴宗訓當即允了,道:
“目下距離明年天暖後出征鮮卑利亞尚有半年時間,一定要在大軍出征前,趕製出軍士們的抗寒軍服來!煤炭也要準備充足。”
待眾臣行禮應諾後,柴宗訓想到喀喇汗國之事及提升國民素質之事,說道:
“眾位愛卿,如今我大周四邊的強敵皆除,國力遠邁曆代皇朝,已成天下霸主。
我大周百姓雖普遍生活富足了起來,然而家中有財力供孩子上私塾的,僅剛過半數。
至於中亞、遼地之新收百姓,則還掙紮於溫飽線上,能讓孩子上私塾的就更少了。
老子有雲: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如今朕大周百姓,識字率仍不足二成,雖可稱“倉稟足而知禮節”,然不知國家民族之大義。
朕考慮了幾日,為促進我大周百姓的民族認同、明真善美之所在,使我大周社稷傳續萬代,決意在全國境內興辦“國民學堂”。”
李濤為相時,本有於開熙初年推行的,麵向有才華但家境貧寒、上不起私塾的百姓子弟的“義學”。
然而“義學”畢竟麵向的範圍窄,在大周境內興建的數目也少。
垂拱殿中眾臣一聽皇帝有大動向於百姓教化,皆小聲議論起來。
如今大周帝國威震天下,放眼望去儘皆臣屬,而國庫稅收又大有盈餘,確到了大力提升國民素質之時。
大多數大臣都出聲表讚同。
柴宗訓續道:
“這“國民學堂”為義務六年製,由朝廷出資在全國各州、縣、鎮興建,朕大周百姓子弟隻要年滿七歲,皆免費入學。
至於這學堂的教材,便由禮部、皇家科學院,組織全國才學突出之士共同編撰,內容須涵蓋經、史、工、商、農等科內容,除了教授基礎的謀生立業知識之外,著重向學子們教導“忠君愛國敬業”、“仁義禮智信”、“中華民族認同”等理念。
百姓的精神上的強大,才是我大周能永葆強大的最堅實的源泉!
待教材編撰完成後,“國民學堂”便開始在全國推廣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