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柴宗訓下旨赦免耶律善補之罪,並封為“恭順侯”,賜臨璜府宅第。
遼人聞之,見周帝不念舊惡,封賞了聲高望隆的楚王耶律善補,許多人開始相信了大周官府的對待“漢遼百姓一視同仁”的說法。
越來越多的遼地百姓取出了自家珍藏的狐狸毛皮、水貂毛皮,前往當地官府出售,二月間即得一百餘萬張。
工部尚書竇儀大喜,乃以工部工匠及在民間紡織作坊中招標,再一月間,已趕製出五十餘萬件外襯厚棉花、內襯為整張狐狸毛或水貂毛的抗寒軍服來。
到開熙二十四年四月初,駐守遼地的三隻兵團,呼延瓚第一兵團、折禦勳第二兵團及林仁肇的第六兵團的二十七萬將士,人手一件新抗寒軍服。
而朝廷派來接管遼地的官員和駐軍也已於三月中旬全部到位,於是呼延瓚等三隻兵團奉聖旨,在四月十二日春暖花開時,兵分三路北上征服鮮卑利亞之地。
三隻兵團向北行軍半個多月後,已脫離大周國土,進入了一片荒原。
左路軍為林仁肇部,自北路招討司出發,一個多月後已抵達了北海即貝加爾湖)。
北海之地,在大唐太宗時歸屬“燕然都護府”。
唐太宗“渭橋之盟”後奮發圖強,幾年後即於公元六三o年滅東突厥。
六四一年,唐朝與取代東突厥在大草原崛起的薛延陀爆發諾真水之戰,薛延陀汗國勢力開始由盛轉衰。
六四六年,薛延陀汗國滅亡,唐朝的控製範圍延伸至漠北地區。
六四八年,唐朝又興兵討伐盤踞金山之東的突厥殘餘,聲勢傳至西域諸地。
六四七年4月,唐朝設燕然都護府。以揚州司馬李素立為都護,統瀚海等六都督,皋蘭等七州,都護府設於古單於台,全有北海流域;六四八年二月,“以結骨黠戛斯)部置堅昆都督府,隸燕然都護”。
六六三年,唐高宗全麵調整羈糜管理體製。
燕然都護府更名瀚海都護府,移都護府治於回鶻部落,轄境約為葉尼塞河上遊和貝加爾湖周圍地區。
六六九年,瀚海都護府升級為安北大都護府。堅昆都督府受其統轄的局麵,一直沒有改變。
在盛唐時期,唐朝與黯戛斯在政治、經濟等領域,一直有著很密切的聯係,對其地進行羈糜統治。
甚至連唐朝的銅幣,都成為了當地的流通貨幣。
中路軍呼延瓚部,自室韋故地出發,一個多月後抵達了斡難河流域。
斡難河發源於肯特山東麓,與音果達河彙合成石勒喀河,是黑龍江的北源。斡難河全長808公裡,流域麵積為9萬平方公裡。
洪水期水深218厘米,枯水期114厘米,河道蜿蜒曲折,是大草原北部牧民的“母親之河”。
此片廣大地域上生活的是斡朗改人,皆以放牧牛羊馬匹為生,是遼國的屬國之一,遼代曾在此地區設置“斡朗改國王府”以治之。
見到入侵的大周軍隊,斡朗改人早聞滅亡大遼的周軍威名,而其族人總計不過三十一萬,各部落皆不敢反抗,商議一致後遣使向大周投降。
呼延瓚乃依軍規,並未殺戮斡朗改人,納之為周民。
右路軍折禦勳部,自北山北麓出發,最早進入了東鮮卑利亞。
生活在此地的多是一些黑發黑睛的野蠻人。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