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東宮
在唐朝東宮太子府的整體機構已經趨向成熟。
太子是儲君,未來的皇帝,東宮的官屬機構基本直接模仿中央的三省六部、卿監百司,隻是在規模和官員的人數上有所壓縮……
如尚書省,在東宮就叫詹事府。詹事府置詹事一人,正三品;少詹事一人,正四品上,為正副長官,統東宮三寺、十率府之政令,類比左右尚書仆射……
中書省、門下省就是門下坊、典書坊……
在李弘的帶領下,陳青兕認識了東宮的大小屬官。
其中太子府最大的管事是張文瓘,太子詹事。
此人出身清河張氏,以明經及第,補任並州參軍,深受長史李勣的器重,多次舉薦他,從而成為太子詹事。
張文瓘看著額頭上有些細汗的李弘,方正古板的眼眸中閃過一絲憐惜,道:“這等事情,何須太子親來。派人隻會一聲,下官自會領詹事府上下拜會陳先生。”
賀蘭敏之嘀咕了一句:“就是嘛!”一臉認同。
張文瓘橫了一眼。
賀蘭敏之竟嚇的小小退了一步。
張文瓘收回眼神,略感無奈,李弘謙遜有禮,有仁君風采,偏偏身旁跟著一個桀驁不馴的伴讀,偏偏李弘又很喜歡他,對方還有很深的背景,讓人頭疼。
“陳先生!久仰大名!這可不是虛言客套,在下對先生三受降城的方案提議,驚為天人,反複研究,次次皆忍不住拍案叫絕。今日見到本尊,還在同堂共事,今後多多指教。”
張文瓘對於陳青兕很是熱情。
原因無他,張文瓘出身於清河東武城張氏,是留侯張良裔孫,家族淵源深厚。他本人親眼見識了隋朝窮兵黷武,導致天下百姓餓殍遍野。為了躲避繁重的徭役,百姓甚至相互將自己的手腳打斷,讓自己變成殘廢,以逃避徭役。
張文瓘心中悲涼,至此生出安濟天下之誌。為官以後,清正廉潔,處處為民所想,以至於他的上司李績都忍不住,讚歎一句:“稚圭,今之管蕭,吾所不及。”
稚圭就是張文瓘的字。
張文瓘一心為民,所以他反對兵戈,反對加重徭役,堅持與民休息的政策。
三受降城的建立,能夠更好的避戰,穩定北地局麵。
以少許徭役,簡單三城,節約朝廷上億軍餉,此法暗合張文瓘政治主張,故而對於陳青兕很是佩服。
初次見麵就若知己一般。
陳青兕並不知張文瓘的詳細事跡,但記憶中對這個名字有一定印象,知是名留青史的人物,也熱情回應。
張文瓘親自給陳青兕介紹了詹事府裡的詹事丞、詹事主簿以及太子司直。
這有自家長官的親自介紹,詹事府上下對他也特彆熱情。
陳青兕還聽到了一個頗為耳熟的名字,詹事主簿李敬玄。
一個讓劉仁軌坑了的倒黴蛋,也是劉仁軌為數不多的汙點。
因此,陳青兕多看了他幾眼。
隨即是門下坊、典書坊……
門下坊以左庶子為首,左庶子叫戴至德,此人也是一員乾吏。
麵對李弘的親臨,戴至德甚至有些習慣,卻也如張文瓘一樣,很是心疼,很配合的將門下坊的屬官招來相見。
典書坊以右庶子為首,叫蕭德昭,出身於蘭陵蕭氏,與陳青兕有一丟丟的姻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