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與收入完全不匹配,吐蕃根本沒有那麼多的人力財力讓天竺這個爛攤子恢複新生。
反之西域、涼州、隴右那可是大唐經營多年的富庶之地……
西域諸國在唐廷的治理下,賺的盆滿缽盈,涼州七裡十萬家,僅次於長安、洛陽,而隴右閭閻相望,桑麻遍野。
隻要拿下青海湖,這三地都在吐蕃的劍鋒之下。
孰輕孰重,不言而喻了。
就現在天竺的情況,對於唐廷也是好事。
一群天竺菜雞打不過吐蕃、大食的正規軍,還不至於收拾不了彼此往來的商隊。
朝廷鼓動與之友好的天竺菜雞襲擾彼此的商隊,從西邊對於吐蕃進行封鎖。
一番操作,可謂四麵開花。
可是大食、吐蕃還是尋得了新的辦法。
他們打通了阿拉伯海到孟加拉灣的水上商道,這個時期阿拉伯的水軍在天竺水域是無敵的存在,並無外力能夠阻擋……
大唐的威懾力也沒有覆蓋到尼婆羅周邊區域……
這條商道以大唐現在的實力,真無法斷絕。
隻能說力有儘時……
李治自然明白這並非陳青兕的錯,即便他是大唐皇帝,也有很多做不到的事情,何況陳青兕?
但對於陳青兕這態度,他還是很欣賞的。
“愛卿無須自責,隻是他們現在聯合過密,對朝廷確實是一大危害。如果不想辦法製止,未來與大食國決勝的時候,吐蕃不會坐視不理的。他必定會趁勢南下,朝廷將會麵對兩線作戰的風險。”
“大食不同於其他,吐蕃亦不能小覷,屆時朝廷必然陷入前所未有的局麵……”
朝廷最近加深了對於更西方亞歐之地的探索,對於大食國當下的實力有了更深的了解。
而吐蕃一次又一次的讓李治難受,儘管大唐一直處於上風,也讓這位皇帝知道吐蕃就如陳青兕的策論裡寫得一樣,已經成為了他們的一大敵手。
“臣倒有一個建議!”
陳青兕見時機差不多了,主動站了出來。
李治不由自主的坐直了身子,道:“愛卿不妨說來。”
陳青兕道:“打造一支能夠遠洋的水師。”
“遠洋水師?”
李治自語說道。
“不錯!”陳青兕重重頷首,道:“能夠遠洋的水師。”
他說著作揖道:“臣請賜紙筆!”
李治揮手讓內侍準備,還很貼心的搬來了一張案幾。
陳青兕伏案繪畫。
李治心下好奇,從上方走了下來,來到陳青兕的身側,見陳青兕在畫南邊的大略地圖……
畫的很粗糙,但又很細致。
南邊一直有大食的商人在嶺南道廣州行商,對於南邊的大略地形圖,李治是知道的。
陳青兕在地圖上一筆帶過,反之一些他不知道的關鍵地方,卻畫的有些詳細……
畫完之後,陳青兕見李治就在他身側,想了想指著南海道:“這一片海域,請陛下賜名。”
李治笑道:“這不就是南海?”
陳青兕覺得可以給南海觀音搬個家,明明是東南,怎麼能稱南海?
陳青兕道:“那是古人對於大海不了解,這裡是東南,哪裡算南海。南海臣覺得應該在這邊……”
他說著筆尖在地圖上劃了一圈,將印度洋都囊括其中說道:“南海龍王,觀世音菩薩住這東南的邊邊角也寒酸了些,這裡才是南海。”
李治細細一想,也覺得有道理,道:“那這裡就叫嶺南海,大唐嶺南都護府的嶺南海。”
陳青兕很喜歡這名字,道:“東南諸國眾多,但真正可稱富庶的大國皆在海邊。東南多山多林,瘴氣沼氣比嶺南更甚。故而他們核心城鎮都在沿海附近……”
“隻要我們的水師,能夠在嶺南海橫行,他們對朝廷將會更加敬重,能夠加強對他們的掌控。”
“大食人善於經商,他們位於海邊,對於海上貿易的認知在我們之上。連接西域的這條陸路航線,大利歸於朝廷。但海上這條貿易線大部分的利潤卻進了大食國的腰包。對於我們,大為不利。”
“我們若有一支橫行於嶺南海的水軍,就能與大食國平分海上貿易的利潤。”
“如果我們的水師能夠從從嶺南海,驅入南海,就能從大食國的嘴裡奪食,還從這裡封鎖大食國對於吐蕃的資助……”
他的毛筆指在了孟加拉灣上……
李治道:“會不會晚了一些。”
“不晚,不晚,時間正好!”
這海上行船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大量的經驗累積。
大唐這邊發展一直以陸地為主,而大食國那邊因為地中海的緣故,他們的經濟一大早就圍繞海上運輸來了。
在這方麵確實要領先東方的……
直接跟大食國在這方麵較勁,差點火候。
但陳青兕當年在東海百濟定了方略,通過遼東灣、渤海與倭國的石見銀山形成一套海上貿易路線。
石見銀山是大利,這些年大量的銀子從倭國走遼東灣、渤海運到登州港。
有利可圖,就有人會去專研研究,從而在技術上得到提升。
遼東灣、渤海能行,嶺南海就可以。
等真正征服了嶺南海,自然而然就會擁有征服南海的力量。
步子邁得太大,確實會扯著蛋,現在有了遼東灣、渤海與倭國的經驗,在嶺南海進行嘗試,正是時候。
可以邁出這一步。
“這些年我們在遼東灣、渤海取得了大量的經驗,可以在嶺南海嘗試發展。”
“現在還有一個好處,大食國的商人此刻還沒意識到我們的動作,可以尋個借口,將他們的人與船貨扣下。師夷長技以製夷……有東海的發展經驗加上大食國的經驗技術,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獲打下征服嶺南海的基礎。”
“三年,五年……大戰什麼時候來,臣說不準,但我們手中若擁有一支能夠橫行南海的水師,也能令大食、吐蕃如鯁在喉。”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