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類型的,往往對國家造成的影響也是最大的,不用說遠了,就說唐朝末年,四分五裂,各節度使分而割據,西域被從中華的版圖中分裂出去,一直到老朱你建國大明後,也未回歸中華大家庭。
這也給中華造成了巨大的地緣災難,絲綢之路的斷絕,中原政權的影響力無法向波斯大食等地滲透,更失去了中華抵抗各異族入侵的天然屏障!
想想宋朝之時,對抗一個小小的西夏都那麼吃力,你就會明白了。
究其原因,更多的恐怕是,西域各民族,對中華的認同感,並不強烈。
而這一類型的究極表現形式,便是‘國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國’!”
此話一出,朱元璋頓時被驚出一身冷汗,“國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國”,此乃醒世恒言、警世恒言也!
這一句話,將目前大明的現狀,血淋淋的展現在了眼前。
大明的南方還好說,衣冠南渡之後,南方便是成了漢族經濟和文化的主要承載地,一直以來的文明傳承從未中斷。
但北方就不好說了,自趙構南渡後,北方便成了女真人的天下,一直到金國被蒙古滅亡,又成了蒙古帝國的牧場。
最後直到自己攻入元大都,再次統一南北方,這期間經曆了整整二百四十一年!
也就是說,這二百四十餘年間,整個南北方是處於割裂的狀態,而北方,一直是遼人唱罷金人登場,金人落幕蒙古人上台,經曆了無數的戰爭和混亂,漢族的傳承,早已被稀釋得一乾二淨了。
如今大明的北方,不少地方的百姓,不就處於“國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國的狀態”麼?
此時,朱元璋心中也有些慶幸,幸好老李提醒自己,要儘快徹底滅絕蒙古帝國,消滅元庭,占領大漠!
這樣大明才能加強對北方的控製,將北方的民心,重新歸攏。
突然間他想到,如果按照原來的曆史走向,朱棣那小子在當了皇帝後,執意要遷都北平,是不是也有這方麵的考量?
“因此,相較於個彆漢奸而言,我們最需要警惕的,便是百姓對於國家,對於朝政的徹底離心離德,這造成的後果,是所有政權都無法承受的!”
嗯!
朱元璋重重一點頭,老李這話講得太對了,太宗皇帝那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便是這個道理。
“這個問題,雖然非常嚴重,但也不是不能解決,我先問問你,老朱你現在對北方是實行的何種政策?”
自己是怎麼做的?
朱元璋撫著胡須,自己做的,無疑就是分配土地,減輕稅負,革除胡俗,南民北移,收攏民心這些了。
難道老李還有更好的辦法?
不,老李是一定有更好的辦法的!
他打起十二分精神,繼續看了下去。
“你對北方所實施的政策,無外乎休養生息、收攏民心這些吧,倒是符合一位好皇帝的做法,不過我可以明確告訴你,這些還遠遠不夠!”
朱元璋嘴角一抽,咱就知道老李會這麼說,唉,習慣了。
“要解決民心的問題,首先,我們必須得知道,什麼是中華民族的構成,我們的民族性,又是如何發展而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