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這不是黎季犛第一次招惹大明了。
安南古稱交趾,自漢唐以來,一直是中國的領土,五代以後,方獨立成國,元末戰亂,安南趁機從中國版圖脫幅,一度發兵攻入思明路永平寨,超越元代定界銅柱二百餘裡,霸占丘溫、慶遠等五縣。
朱元璋在幾年前曾頒詔曉諭安南國王陳日煒,命令其歸還銅柱,但陳朝此時已由國相黎季犛掌權,他脅迫國王陳日煒,稱兵拒命,拒不歸還!
這可把朱元璋氣得夠嗆,但當時帝國重心在於殲滅元庭穩固北方,如果此時起兵南下對安南進行攻伐,那大明將陷入南北兩線作戰的不利態勢。
而且當時安南已向大明稱臣朝貢,因此朱元璋便暫時將此事擱置了下來。
可是現在,那黎季犛竟將主意打到了大明的身上,這讓朱元璋如何能忍?
晚宴結束後,他顧不上休息,翻閱起大學士上書的奏疏,其上彙總了隨船的探子對安南情況的詳細記載。
這一看,朱元璋更是火冒三丈,黎季犛已對安南的軍政大權取得控製,開始在與老撾的邊境陳兵,看樣子,是準備對老撾動手了!
黎季犛,你這是在自尋死路!
朱元璋冷靜下來,命人找來地圖,仔細查看一番後,他赫然發現,黎季犛的野心絕不止於此!
大明在收複雲南後,雖設立三司,不過衛所主要職責是在威懾當地土司,同時肩負剿匪平叛之重任。
雲南本地不少土司依然受元庭影響,不服大明之王化,雖然去年大明已經徹底滅掉元庭平定大漠,但依然有土司另立山頭的風險。
儘管從去年開始,雲南衛所也相繼裝備了針發槍,有裝備上的優勢,但雲南天高皇帝遠,叢林密布山巒疊嶂,並不利於兵力的有效開展,和叛亂土司的戰鬥也是異常艱難。
正因為如此,大明才沒有多餘的兵力進駐老撾,而朱元璋也遲遲沒有設立老撾宣慰司。
黎季犛正是因為清楚了解這一局勢,知道大明之短板所在,所以才敢對老撾露出獠牙!
而老撾本身實力孱弱,甚至連成規模的軍隊都沒有,一旦黎季犛動手,老撾很快便會淪陷,被其所控製。
朱元璋仔細看著地圖,越看越心驚,黎季犛的胃口,絕不止在老撾。
倘若老撾被吞並,再侵占了國力羸弱的真臘,那麼東可對占城形成進攻之勢,西可對暹羅形成全麵包圍之勢!
一旦暹羅被侵吞,柔佛和淡馬錫全在安南的腳下,馬六甲,將完全被黎季犛所控製!
屆時,大明和西洋諸國的海貿,將徹底被安南所控製,而前往波斯、大食的海貿路線,就完全被掐斷了!
那麼大明的海權,將從何崛起?就如那海市蜃樓一般,也就是曇花一現而已。
作為千古一帝的朱元璋,他的使命是帶領大明走向世界巔峰,前進的道路豈能被小小的安南所阻攔?
翌日朝會,當此事被提及時,幾乎所有大臣都表現出了強大的憤慨。
在文武百官的眼中,老撾已被視為大明之疆域,黎季犛此舉,無異於在冒犯大明之天威!
而且海貿所能獲取的豐厚利益,已經徹徹底底的擺在了所有人的眼前,幾乎沒有人願意看到大明海貿之路受阻。
隻不過在如何處理黎季犛的問題上,大臣們卻分成了兩派不同的意見。
一派認為應立即發兵,以“伐不臣”之名,對黎季犛進行征討。
而另一派則認為,安南不比元庭,乃大明朝貢屬國,輕易發兵會招致其餘屬國猜忌,甚至陷大明於不義的境地!
令朱元璋沒想到的是,主張即刻征討的大臣,除了勳貴武將之外,竟還有不少的文官,其中又以楊思義喊得最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