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事關子孫後代的問題,朱元璋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對於李晗的謎語人行為,他也隻能暗暗罵上幾句,反正咱和老李關係好,他又是翩翩君子,罵兩句應該不會介意的。
隻是看老李的意思,解決藩王的問題,似乎和海外貿易有關,但是讓他老朱家的子孫去和海外番邦的蠻夷做買賣?
雖然他已經不再那麼抵觸貿易了,但讓自家子孫去做低賤的商人,著實心裡還有些彆扭。
“開海禁,做貿易,這六個字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也不難。
難的是,由誰來主導的問題。”
咱就知道,老李肯定是想讓咱叫藩王去做海外貿易唄。
朱元璋撇了撇嘴,有些不以為意,且看老李有啥高論吧。
“藩王雖然都有封地,但此時占有的土地並不多,勳貴亦是如此。
雖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老朱你猜猜,整個大明,誰才是土地的實際占有者和使用人呢?
反正不是農民。”
這個不用猜朱元璋也知道,地主唄。
“準確而言,應該是以地主為基礎的士族集團。
士族幾乎全是大地主,而文官,九成以上,出自士族集團!
雖然大明還在海禁中,但零星的對外貿易還是有的,那麼我們來看看,大明對外貿易主要有哪些商品呢。
瓷器、茶葉、生絲、綢緞、布匹,這五大項,是大明主要出口貨物。
那麼這五大產業,是誰在掌控呢?”
朱元璋想了想,確實沒錯,大明往外賣得最多的,就這幾樣。
至於說誰在掌控的話,朱元璋心中隱約有了答案。
“掌控著這五大項的,還是以江南地主為代表的,地主士族集團!
無論是江南織造還是茶葉,還是民窯瓷器,其背後,都有士族的影子。
如果以他們為主導,進行海外貿易,結果會怎樣,我們不妨來推導一下。
地主士族做海洋貿易賺了錢,賺了錢怎麼花?買地,這幾乎是地主這個階層形成以來的,強大到不可動搖的慣性。
買地後,繼續賺錢,賺錢再買地,那最終的結果隻能是土地被大量兼並集中,農民淪為佃戶。”
看到這裡,朱元璋不由驚出一身冷汗,李晗隻是稍微一提點,他便完全領會到了其中包含的深刻涵義!
元末為何會大亂,義軍四起,群豪逐鹿,最直接的原因,不就是老百姓沒地種,吃不上飯了嗎?
地哪兒去了?
除了被元韃子搶走圈走的那些外,其餘的,都被地主弄走了!
“那麼,在這個過程中朝廷得到了什麼?
答案很簡單,基本沒有。
其根源在於,老朱你那令人無語的稅收政策。”
朱元璋徹底怔住了,大明的稅收問題,老李就提過,如今再次提起,馬上就讓他想到了關鍵的症結所在!
因為,士族根本不用繳稅!
也因此,眾多地主會以支付部分錢糧為代價,將土地掛在士族名下。
這樣,地主可以逃避稅務,而士族得到了地主的利益,兩方共贏皆大歡喜,通過利益緊緊綁定在一起,但吃虧的卻是朝廷和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