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人類誕生以來,吃什麼,一直是困擾著人類的重大問題,甚至從一定程度來說,促進了人類的進步。
千禧年之後,物質極大豐富,麵對燒烤、牛排、米線、炒菜、拉麵、驢肉火燒、肉夾饃、羊肉泡饃等食物,要用排除法,先剔除不想吃的,然後選一個相對來說想吃的。
這個過程有點困難,但總的來說,心情是愉悅的。
而眼下就不同了,每天能吃些什麼果腹,同樣是個讓人非常為難的問題,心情卻不那麼愉悅。
新世紀之後,絕大多數國人都沒有體驗過長期挨餓的滋味。
所麵對的最大饑餓無非是減肥時對碳水誘惑的抵製。
看的最多的無非是從網絡上看到的留守兒童的日常:
早上吃什麼?
洋芋!
中午吃什麼?
洋芋!
晚上吃什麼?
洋芋!
方便麵不能天天吃。
不能天天吃,今天他生日。
……
而眼下,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放大一百倍都不為過。
“媽,我餓。”鳳芝跑了一趟廁所,寫完作業後,捂著肚子,可憐兮兮的對張桂芳說道。
“媽,吃點點心吧,一人一塊。”唐植桐肚子也餓,從家裡開始卡著定量吃到今天,已經馬上一個月了,即便周末偶有蛋白質補充,但遠遠不夠,身體中脂肪的消耗速度遠比想象中的快。
唐植桐此時無比懷念上一世的日子,可以在眾多選擇中排除自己不想吃的,選擇自己相對比較想吃的一項。
哪怕在減肥的時候,也有水果、酸奶、減脂餐可以選擇。
減過肥的都知道,無非是管住嘴、邁開腿,一個月瘦個十來斤不是癡人說夢。
但眼下定量卡住了,嘴也管住了,不過交通基本靠腿,想躺床上也不現實,所以體重也會相應下降。
哪怕是小王同學,雖然沒有生養過,但也有下垂、縮水的趨勢。
“唉,吃吧。”張桂芳歎口氣,起身給孩子們拿點心,她新陳代謝比年輕人慢一點,但饑餓不分年齡,她胃裡也不好受。
鳳芝是跟著張桂芳睡的,作為母親,自己的孩子什麼模樣,她再清楚不過。
鳳芝雖然嘴饞,但這一個月以來很能體諒家裡的情況,從來沒有偷家裡的東西吃,也沒有額外要求什麼東西吃,更沒有因為餓或者饞撒潑打滾求照顧。
相對應的,孩子瘦了。
說不心疼是假的,但張桂芳也不好給女兒開小灶,婆婆、包括她有限的人生經驗都在告訴她,要儘量保持一個較低的飯量,這樣才能比彆人堅持更長時間,能在災年裡活下來。
唐植桐兩口子配發的都是桃酥,所以今天的加餐是桃酥。
唐植桐不知道桃酥起源於何時,但知道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桃酥一直是走親訪友的最佳禮品,是很多人童年中不可多得的美味。
可以乾吃,可以蘸水吃,還可以開水衝雞蛋泡著吃。
桃酥的個頭比較大,一斤隻有五個,張桂芳拿出來了一包,每人一個,也就是二兩。
今晚是乾吃的,雖然有些乾,但沒有一個人嫌棄,而且不約而同的,全都是一隻手拿著,另一隻手接著,生怕有渣掉在地上浪費掉。
實事求是的講,國家對四九城的兒童非常照顧。
1958年2月之前,點心是放開供應的,隻要有錢,想買多少買多少。
1958年2月之後,實行限購,每人每次隻能購買2斤,想多買也可以,需要再次排隊。
儘管眼下沒有更進一步的規定,但卻不容易買了,隻有兩種情況例外,拿著醫院證明或副食本、糧本。
醫院的證明能說明病人需要補充營養,而副食品、糧本則是為了證明家裡有兒童。
1959年10月起,對兒童每人每月補助供應一斤半點心。
張桂芳這兩個月以來都是在月初購買,這部分也沒有給到其他孩子,全都零零碎碎的給了鳳芝。
即便如此,鳳芝依舊瘦了……
與張桂芳做法不同的是劉張氏。
劉張氏的孫子劉家明也是每月有一斤半的點心定量,但買回來就鬨了笑話。
劉家明心眼子不少,每回都會數一數還有多少,但每次吃都會發現少了,問來問去,原來是被劉張氏吃了。
自己的東西,哪怕是自個奶奶吃了,劉家明也是不同意的,那叫一個撒潑打滾,鬨的大院裡家喻戶曉。
劉張氏惱羞成怒:我兒子賺的錢,錢在我手裡管著,我吃塊點心怎麼了?你再鬨,我就不給你買了!
一時間,祖孫倆的行徑在鄰裡傳為笑談。
小的不知道孝敬老的,老的不知道疼小的,瞧不上眼的居多。
小兩口配發的點心雖然是單位爭取到的,但總歸得有名義。
這幾天,小王同學就聽到了更進一步的說法:為適應職工回家探親需求,增加市場投放數量,同時通過機關、廠礦內部逐步分配,以減少市場排隊。
製度內香不香,群眾還能看不明白嗎?
吃完桃酥,回到廂房。
唐植桐將兩罐用報紙包裹的茶葉從空間薅出來,打開了其中一包,罐子是鐵的,挺漂亮。
“文文,留一盒給你,另一盒你明兒你給咱媽送過去。顏雄飛今天給的,為了感謝王波的事。”唐植桐沒有打開另一盒,而是放在一旁,跟王靜文說道。
“你有要送的人嗎?先優著你做人情用。”小王同學回屋後先把水燒上,一會二人要泡腳。
“茶是刮油的,我朋友裡沒有人需要這玩意,給你留著喝。”唐植桐搖搖頭。
“去,就伱怪話說,我就需要解油膩啊?”小王同學白了唐植桐一眼。
在今年之前,四九城的百姓喝茶是為了遮蓋一下水質不好帶來的異味。
但茶葉在補充維生素的同時,還有個能解油膩的特性,所以北邊、西北的牧民特彆喜歡。
“瞧我這張破嘴,給你留著當個飲品喝,這樣行了吧?”唐植桐輕輕拍了一下自己的嘴。
小王同學確實喜歡喝這些東西,上一次給她大麥茶還是在十月初,不到一個月就喝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