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鴻儒看了兩篇文稿,心中大悅,棋高一著,不愧為門客,一肚子文氣鬼氣,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往往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甄鴻儒這次日子可能折騰了,似乎是剪不斷,理更亂,是個愁。
他本以寫神話故事來消愁的,在鬼神中馳騁,遨遊臆想世界,也想來一回逍遙遊。
卻夢破撞見了大頭鬼,是一群不值得與之對話的人,八竿子打不著。
他是管水運,他們是麵朝黃土背朝天的,井水不犯河水的事。可這事就攤上,而且是鬼上門。
再看看是那個爛石子,也不是女媧補天的五彩神石,通靈寶玉般,更不是三生石。
卻是惹禍石,自有它的靈性。這個勾魂吸魄的就是吳昊天,唯有他有這個乾坤大挪移,指石為金的能耐。
甄鴻儒既不是開石行的,也不是交易所,賣官鬻爵他還有些路子,聽說過刮地皮的,雁過拔毛的,沒聽說過脫皮賣身的。
這種挖肉補瘡的的做法,亙古未有,聞所未聞,天下奇談。
甄鴻儒氣急敗壞的,也就不聞不問了。聽天由命,任水縱橫,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它去吧!
他放縱自己,其實在上緊箍咒,給皇上皇後披上袈裟,讓百姓去念經,既是挑動群眾鬥群眾,又是用皇權這座泰山石壓邪惡。
現在不是組織人力去製止毀堤行為,而是勞累官兵上城入鄉四處張貼《汛情告示》。
以引起社會視聽,來一個以毒攻毒,以邪製邪,用群眾對抗群眾的辦法,促成自相殘殺,怨懟極左行為。
因為甄鴻儒已經與毀堤暴徒結下了梁子,開槍打死打傷若乾農民,不冷靜的犯下了以暴製暴的行徑。
這儒生不可教也,一個秀才象,怎麼能充當武夫呢!這種營生不是你能所為的。
這下能放法,卻能不能收法。兩篇文稿就能起到法度,著來懸的很。因為皇權是不可觸摸的老虎屁股,而百姓更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真神。
要說官正在慪氣,百姓也正在窩著火,也在找茬發泄呢?官府死了衙役,在搬救兵。百姓死了人,也在哭訴聲討呢!
甄鴻儒也是苦於囊中羞澀,獨缺人手,法不製眾,都在醞釀新招數,集聚新能量。
君子厚積而薄發,都在韜光養晦,蓄勢待發。
也不知因為百姓搶劫,自知理虧,作賊心虛。或還未完成自己的盜石任務而騰不出手來,反戈一擊。
事情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消亡。兩股激流翻卷著浪花,洶湧澎湃,勢欲將堰堤衝毀,唱出一首咆哮的殤歌。
物極必反,否極泰來,事物總是在量變到質變中向好,因為有一種力量,似無形的巨手,在扭轉乾坤。
卻是那一張張告示在顯靈了。因為洪澇災害勝於盜賊流寇,水火無情,這是曆次水患帶來的災難。
想想沒有幾百年加固構造,怎能打造出鐵桶古堰。那是任憑風浪起,他自巋然不動,堅守著牢不可破,擔當懸湖高堰的基石。
然而即使固若金湯,但也有險工患段,時常管湧暗流迸發,一穴潰堤千裡,讓人防不勝防。
再加上人為破壞因素,多是大年決堤,小年破堤,年年出災情,一到汛期家家出力出錢保自圩,年年都上河工。
百姓治水已成定勢,習慣成自然了。一到汛期,家家齊上陣,地不分多少,人不分老少,出力出錢,自然而然是分內的事了。
既然如此,談到治水,我們也得知道地形地貌的演變和人類生活遷徙。
還原曆史水害本來麵目,探討人類的印跡,創造曆史,征服自然的偉大的波瀾壯闊的篇章。
那是曆史的苦難,又是曆史輝煌。炳若星辰,照耀千秋萬代,成為水利功敗垂成的參照係。
作為裡下河地區的人,是有來曆的,據考證從青蓮崗和三裡墩遺址新石器時期石器考古,祖先泰伯居此繁衍延續有八千年之久,屬淮楚之地,淮夷苗蠻族之後裔,史稱東海郡,是中華民族一部分。
曆史文化大融合了,與民族混雜同化,屬吳屬楚說不清了,是侉是蠻也無定論,都是炎黃子孫了。
裡下河平原的形成曆史是短暫的,又是繁榮昌盛的。得益於水資源豐富,水產品多如犛牛,物產豐富,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地方。
在距今約七千年前後,海平麵上升至現在的位置並漸趨穩定,當時蘇中的海岸線呈向西凹入的弧形,現今的裡下河地區當時還是介於沿淮河與沿長江兩個衝積平原之間的一個大海灣。
淮河、長江不斷挾帶泥沙入海,並在波浪、潮汐和沿岸流作用下,在這一海灣口堆積成沙堤,形成與外海隔開的瀉湖。
最近三千多年以來,瀉湖在江淮諸多支流注入的影響下,水質逐漸淡化成為淡水湖,因湖泊內泥沙淤積,又演變形成了今天四周高、中間低的“鍋底窪”平原區。
裡下河平原地勢低平,水網稠密,湖蕩相連,地下水位高,以濕生、沼生等水生植物居多。
早在距今六千年前後,裡下河平原周邊局部高地上,已有先民在這裡繁衍生息,發展原始農業生產。
根據曆史記載,公元前四八四年,“秋,吳成邗,溝通江淮,以通糧道”。
從此,邗溝與淮沂、沐、泗等天然河道相通,交通促進了各地農產品和其他物資的交換,經濟技術的交流。
秦漢時代,江蘇鹽鐵業相當發達,裡下河平原沿海一帶,利用海水煮鹽為一大資源。
當時這裡人口較多,使用鐵製農具和牛耕技術比較普遍,加之灌溉便利,農業生產水平較高,物產豐饒,一派“魚米之鄉”景象。
雖曆經隋、唐至北宋的滄桑變遷,這裡仍然是人眾物豐,經濟文化比較發達的地區。
公元一一二八年,宋朝和金國的封建統治者,聽任黃河南徙,侵泗奪淮入海,從而破壞了整個淮河下遊的水道係統,使裡下河地區成了“大雨大災,小雨小災,無雨旱災”的有名地區。
喜歡金堤永固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金堤永固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