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三國歸晉_三國演義新編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三國演義新編 > 第106章 三國歸晉

第106章 三國歸晉(1 / 1)

鳳凰元年,孫皓更加肆意,窮兵黷武,以致上下皆怨。孫皓出行,常帶鐵騎五萬,群臣俱恐。丞相萬彧、將軍留平、大司農樓玄,皆因直言進諫而被殺害,前後十餘年,殺忠臣四十餘人。

羊祜見孫皓失德,上下離心,伐吳天時已現,乃上表洛陽。其表略曰“夫,運數雖天所授,然功業必因人而成。今江淮之險不如劍閣,孫皓之非過於劉禪,吳人之困甚於巴蜀,大晉國力強於往時。若不於此際蕩平江南,再陳兵相持,使四海不一,天下不寧,誠否天意也。”司馬炎見表,即欲興師。賈充、荀勖、馮紞三人諫曰“孫皓雖失德,士民雖有怨,然其國中未生變,一旦我大兵南下,其必一致相拒,反使其上下同心。倘久戰不克,我兵必鈍,若無功而返,再圖江南,則無望矣。不如暫按甲兵,待吳自亂,那時我不費吹灰之力,馬到即平,豈不美哉?”晉帝聞言,乃罷伐吳之意。羊祜聞之歎曰“世上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今天予不取,大可惜哉。”

鹹寧四年,羊祜入朝,奏請歸鄉養病。司馬炎曰“卿將去,有何安邦良策,以教寡人?”羊祜曰“孫皓暴虐已甚,今可一戰而克,若皓忽歿,更立賢主,則江南半壁,非陛下所能圖也。天時既與,即當取之,否則,一旦天機錯失,悔之莫及。”帝驚曰“卿今提兵伐吳如何?”羊祜曰“臣年老多病,不堪此任,陛下另選智勇之士可也。”遂辭晉帝歸鄉。羊祜多年以來,所得俸祿,或賞賜軍士,或贍給九族,家中清貧,並無餘財。晉帝聞之,甚是感歎。

是年冬月,羊祜病重,晉帝親臨南城縣問安。羊祜淚下曰“我主大恩,臣萬死不能報矣!”司馬炎濺淚曰“朕,深悔未用卿伐吳之策,今誰可續卿,獨當荊州一麵?”羊祜曰“臣將辭世,思進餘忠,已修下薦表,今聞禦駕親蒞,又令人焚之。右將軍杜預,可當此大任。”晉帝曰“舉善薦賢,自古美事,卿何故薦人於朝,又自焚薦表,不使人知耶?”羊祜曰“拜官公庭,謝恩私門,臣所不取。”言畢而亡。

司馬炎大哭回京,素服三日,敕命追封羊祜為太傅、巨平侯。羊祜享年五十八歲,南城百姓,罷市舉哀。江南守邊將士,聞皆遙祭。襄陽人,因羊祜昔日常遊峴山,乃於此山建廟立碑,四時祭祀。往來之人見碑文,無不淚下,世人名之曰“墮淚碑”。

後,唐人胡曾有詩曰曉日登臨感晉臣,古碑零落峴山春,鬆間清露頻頻滴,恰似當年墮淚人。

晉帝聽羊祜之薦,拜杜預為鎮南大將軍,都督荊州事。杜預,老成練達,好學不倦,坐臥常手持《左傳》,時人稱為‘左傳癖’。自受詔命,於襄陽撫民養兵,準備伐吳。

吳國丁奉、陸抗皆故,吳主孫皓更無忌憚。每宴群臣,皆使大醉,又令黃門郎十人,各奏眾官醉言過失,或剝其麵,或挖其目,致使國人大恨。

益州刺史王浚,上疏伐吳。疏略曰“孫皓荒淫凶逆,吳楚離心,賢愚俱怨,伐吳天時已至,若一旦皓死,更立明君,則難圖矣。臣造舟七年,日漸腐朽,世事無常,願陛下勿失天予之機。”晉帝覽疏,謂朝臣曰“王浚之論,與羊祜不謀而合,朕決意伐吳。”侍中王渾奏曰“臣聞,孫皓欲北征,軍伍已備,聲勢正盛,不如暫緩一年,待其兵疲,乘勢伐之。”司馬炎遂降詔,按兵不動。

一日,司馬炎與秘書丞張華,圍棋消遣,忽杜預表至。表略曰“凡事,以利害相較。度今伐吳,利可一統天下,害不過無功。自秋以來,我伐吳之勢頗露,孫皓已恐,今我按兵,倘孫皓完修諸城,遠遷其民,則城不可攻,野無所掠,明年之計徒然也。”司馬炎覽表,左右難決。張華起身奏曰“陛下聖武,國富民強,孫皓暴虐,民怨國敝,今若伐之,一戰可平,陛下勿憂。”司馬炎喜曰“卿言洞然,朕無疑也。”即升殿,大下詔命鎮南大將軍杜預出江陵,平南將軍胡奮出夏口,建威將軍王戎出武昌,安東將軍王渾出橫江,鎮東大將軍、琅琊王司馬伷出塗中,龍驤將軍王浚、廣武將軍唐彬浮江東下;賈充為大都督,假節鉞統領六路大軍;冠軍將軍楊濟為副都督,出屯襄陽。鹹寧五年十一月,大舉伐吳。

消息報入建業,孫皓大驚,急召丞相張悌、司徒何植、司空滕循商議。張悌奏曰“諸路中惟荊楚杜預勢大,可令車騎將軍伍延為都督總鎮江陵,其餘各路,沿江守軍可憑險拒之,臣再領左將軍沈瑩,右將軍諸葛靚,屯兵牛渚磯以防不測。”孫皓遂下詔,調兵遣將。

諸事畢,入後宮,孫皓麵帶憂色。寵臣岑昏問其故。孫皓曰“晉兵大舉進犯,各路雖已有兵馬迎拒,然王浚率兵數萬,樓船如城,順江而下,其勢甚銳,朕頗憂心。”岑昏曰“臣有一計,可使彼船皆為齏粉。”孫皓大喜,忙問其計。岑昏曰“江南多鐵,可打造連環索百條,長百丈,每環重二三十斤,於江峽流急處,橫江攔截。再造大鐵錐數千,長丈餘,置於水中,晉船順水而來,逢索遇錐,必然粉碎!”孫皓大喜,即令於江邊連夜打造鐵索鐵錐,設置江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鎮南大將軍杜預,引雄兵南下,一路如秋風橫掃,諸縣皆降。是日,兵近江陵,杜預先令牙將周旨,引兵八百,乘小舟夜渡江南,偷襲樂鄉,於山林多豎旌旗,以為疑兵。周旨領命,引兵而去。次日,杜預提兵正進,東吳都督伍延先鋒孫歆,迎麵而至。兩軍交鋒,杜預引兵退走,孫歆迤邐追趕十餘裡,忽聽一聲炮響,伏兵殺出,孫歆大敗,十折八九。杜預催兵緊追。孫歆回江陵不及,倉惶逃過大江。周旨趁亂雜在吳兵中。時至天晚,孫歆引敗軍正行,忽火光大起,喊聲震山。孫歆大驚曰“晉兵何時渡江耶?”慌忙撥馬而走,昏暗中周旨大喝一聲,斬孫歆於馬下。

江陵水軍都督陸景,正坐水寨,忽見四處火起。陸景方登岸,火光中晉將張尚馬到,大刀橫空而過,陸景人頭落地。都督伍延聞聽水陸俱敗,惶惶然棄城而走,不料,被伏路軍兵拿住,綁見杜預。杜預曰“留之何用?”遂斬之。江陵軍民,開城而降。於是,沅湘一帶直至交州,諸郡縣望風歸順。杜預令人,持節安撫,秋毫無犯,遂定荊州。

杜預聚將,商議進兵。眾將曰“江河春漲,兵進不便,不如勒兵暫歇。”杜預曰“眾將不可恃功自滿,今我已成破竹之勢,擊鼓而進,江東可平。”遂提兵東進。時,王戎正驅兵攻武昌,杜預兵到,城池遂下。

龍驤將軍王浚,率巴蜀之眾乘大船順江而下。此大船名曰“連舫”,方百二十步,可載兵兩千餘人,上起樓櫓,以木為城,開四門,跑戰馬,如同平地。王浚大兵,船筏蔽江,順流而進。忽前稍來報“前麵江峽,鐵索攔江,大錐置底。”王浚笑曰“這有何難?”遂於筏上置大火炬,長十餘丈,粗數圍,灌浸麻油,順水放下。暗錐著筏,儘被提去,但遇鐵索,燃炬燒之,須臾即斷。大軍順江而進,所到之處,非降即克。

東吳丞相張悌,領左將軍沈瑩,右將軍諸葛靚,把守牛渚磯。沈瑩謂諸葛靚曰“我料上流諸處,皆擋不住王浚,晉軍必至。我等憑險拒敵,倘僥幸得勝,江東可保矣。”正話間,忽人驚慌來報“王渾大軍自旱路殺來,勢如猛虎!”二人大驚,忙見張悌商議。諸葛靚曰“廈傾山崩,東吳休矣,我等死戰無益,不如遠遁。”張悌淚曰“東吳將亡,賢愚皆知,去亦無不可,然悌誓以身殉國!”諸葛靚灑淚而去。晉兵大至,張悌、沈瑩率兵死戰,雙雙殉國。

晉兵攻克牛渚磯,建業在望。捷報飛至洛陽,司馬炎大喜。賈充出班奏曰“百年之寇,不能一鼓儘服,江東乃吳之根基,必然血戰難下。且我軍久勞於外,不服水土,今天已漸炎,恐生流疫,當收兵而還,再作後圖。秘書丞張華,不知天時,力主伐吳,當斬棄於市,以謝天下。”司馬炎頓生疑慮。忽,杜預表到,晉帝開表覽之。表中曰“昔日,樂毅濟西一戰而並強齊。今我兵威大振,東吳軍民望風而降,江東走馬可平也,切不可棄大功於垂成。”司馬炎遂不再疑,下詔進兵。

於是,各路大軍水陸並進,雷厲風行,江東郡縣望風歸順。吳主孫皓聞報大驚,慌問群臣曰“北兵日近,我軍民不戰而降,何也?”眾臣曰“今日之禍,皆岑昏之罪也,請陛下誅之!”孫皓曰“一中常侍,何能誤國?”眾大臣群情激憤曰“陛下不見黃皓之禍哉?”遂不待孫皓之命,一齊擁入後宮,將岑昏亂刃殺死。

武昌守將陶浚,因城破而還。入見孫皓奏曰“臣願領兵,乘船迎敵!”孫皓即撥禦林軍兩萬。於是,陶浚引禦林軍下江登船。忽風驟起,旌旗儘倒,兵卒大驚,一哄而散。陶浚無奈,含淚遠遁。

晉將王浚,楊帆進兵。船過三山磯,舟師忽報“風波甚急,當稍停再行。”王浚叱曰“我正欲一鼓作氣拿下石頭城,何言停耶?”遂親自擂鼓,軍兵大振。前至建業,棄船登岸。忽遇吳將張象引兵來降。王浚曰“若是真降,即為前部,軍前立功!”張象乃引兵至建業城下,叫開城門。晉兵蜂擁而入。

孫皓聞晉兵入城,拔劍欲刎。中書令胡衝、光祿勳薛瑩忙止曰“陛下何不效安樂公劉禪乎?”孫皓乃自縛輿梓,引眾臣至王浚馬前請降。王浚大喜,釋其縛,焚其梓,以王禮待之。建平太守吾彥,據城堅守,晉兵久攻不下,忽聞孫皓已降,遂開城納印。

後,唐人劉禹錫作詩歎曰西晉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索沉江底,一片降旗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自此,東吳所轄揚州、荊州、交州、廣州,四州四十三郡,三百一十三縣,戶五十二萬三千,官吏三萬二千,兵士二十三萬,男女人口二百三十萬,米穀二百八十萬斛,戰船五千餘艘,後宮五千佳麗,皆歸於晉。大事既定,出榜安民。次日,琅琊王司馬伷,建威將軍王戎亦至。又次日,杜預引兵亦至。於是,大犒三軍,開倉濟民。吳人安堵。

捷報傳至洛陽,群臣上壽以賀。晉帝執杯涕淚曰“此羊太傅之功矣,惜其不能親睹!”賈充黯然,麵溢慚色。朝退,驃騎將軍孫秀向南哭曰“昔日,討逆將軍風華正茂,以一校尉創立基業,今孫皓葬送江南半壁,情何以堪!”

王浚班師,遷吳主孫皓赴洛陽,此歲正是庚子年也。孫皓乘青蓋車入洛陽,拜見晉帝。司馬炎賜座曰“朕設此座,待卿久矣。”孫皓對曰“臣於建業,亦設座以待陛下。”司馬炎大笑。詔封孫皓為歸命侯,子孫封中郎,隨臣皆封列侯。張悌、沈瑩以身殉國,亦封其子孫。司馬炎論功行賞,大赦天下,普天同慶。自此,三國歸晉,天下一統。

蓋曰世事滄桑,天道茫茫,運數渺渺,豈可儘測度之?然,一人一家一國,以道德秉心則興,失道喪德則衰。道德者,天地之心也,與天地同心,無有不昌。夫,行天之道,參地之德,不亦人生之達境乎?

古之聖賢常思為德務新,與日俱進,否則廢矣。是故,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之邦何以得昌?詩經雲“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喜歡三國演義新編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演義新編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入獄是為了曆練,可我卻被退婚了 穿書七零:首長彆追了!假千金隻想苟! 通房多嬌:誤惹權臣她插翅難逃 清純校花汙蔑我,我才不救人了 退婚你提的,我成神子你哭啥? 刪我十年遊戲存檔,還怪我分手? 我把美女從夢裡帶出來了 清靈愛忘羨 舔狗反派隻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四合院:天天釣魚,媳婦不肯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