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修築長城——餘子俊_史事講將1三國明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史事講將1三國明 > 第十三章 修築長城——餘子俊

第十三章 修築長城——餘子俊(1 / 1)

餘子俊,字士英,四川青神縣人,祖籍京山,明朝名臣。登進士第,授戶部主事,進戶部員外郎,在戶部十年,以廉潔奉公稱。巡撫延綏時,苦築延綏長城一千七百七十裡,史稱“儘心邊計,數世賴之”。巡撫榆林時,與徐廷璋、馬文升並稱“關中三巡撫”,官至兵部尚書、太子太保。

餘子俊,其祖先在元末時入蜀地,遂定居四川青神縣,餘子俊十歲喪父,自幼有大誌,異於常人。餘子俊考中進士,被授予戶部江西司主事,升為戶部福建司員外郎,在戶部十年,以清廉有才乾而著稱。出任西安知府,遇到災年,餘子俊打開糧倉取出十萬石糧食救濟貧民,償還時區彆對待,做到官府不受損而百姓得到救濟,在任六年,政績位居關中七府之冠。

主管部門上報政績突出應當受到表彰的官員,知府有十人,而餘子俊位居第一,由於林聰推薦,餘子俊被任為陝西右參政,督三邊軍餉,次年提升為右布政使。半年後,朝廷授餘子俊為右副都禦史、巡撫延綏。巡撫王銳從長遠考慮,請求沿邊境築牆建堡,工程還未動工就被否決了,餘子俊上疏說“三邊隻有延慶平坦開闊,利於驅馬急馳。韃靼屢次入侵,俘獲邊民做向導,一直進入河套駐紮放牧,從此寇竟居於塞內,我們反而屯於塞外,在沿邊築牆建堡是當務之急。況且現在舊界石還在,高山多懸崖陡壁,依照山形,隨著地勢,有的鏟削,有的壘築,有的挖壕溝,延綿相接,形成邊牆,這對於邊牆工程來說較為方便。”兵部尚書白圭以陝西百姓正貧困,奏請緩興工程。不久,韃靼軍進入孤山堡,又入侵榆林,餘子俊先後與朱永、許寧一起擊敗韃靼軍。

韃靼軍占據河套,朝廷連年派遣大軍征討,沒有什麼實際效果,餘子俊說“現在征討河套的兵馬駐紮在延綏的有八萬,牲口飼料靠內地,如果今年冬天敵寇不向北退卻,又需要準備下一年的軍需供應。姑且用今年的數額約略估計,米豆需銀九十四萬兩,草料需銀六十萬兩。每人運米豆六鬥、草四束,應該動用四百零七萬人,大約花費用八百二十五萬兩。公私冗雜繁亂到這種地步,怎能不改變謀劃!臣先要求築牆建堡,詔書說要等事情安定後再進行,請求於明年春夏敵寇人馬疲乏時,役使陝西運糧百姓五萬,供給食物,興建工程,要求兩個月完工。”白圭仍然堅持他的意見,阻撓興建工程,憲宗認為餘子俊說的對,下令迅速進行此項工程。

餘子俊先因軍功升為左副都禦史,次年大將王越率軍直搗韃靼後方紅鹽池,取得大捷,餘子俊也因功升為右都禦史。由於後方被摧毀,韃靼軍因此遠徙,不敢再在河套居住。內地憂患漸漸平息,餘子俊就全力興建工程。東起清水營,西抵花馬池,連綿一千七百七十裡,鑿崖築牆,又在其下挖濠溝,一直連綿不絕,每隔二三裡建置了望台、崖柵以便巡視警戒。又在崖柵空處築矮牆,橫一斜二如箕狀,用來了望和避箭。總共建築城堡十一個、邊墩十五個、小墩七十八個、崖柵八百一十九個,動用士兵四萬人,不到三個月就完工了,牆內的土地全部分給軍隊屯墾,一年收獲糧食六萬石有餘。

餘子俊向朝廷一一稟報工程之事,因為母親年老懇求回鄉,朝廷安慰挽留餘子俊,沒有批準餘子俊返鄉的請求。當初,綏德州是延綏鎮的地方官署所在地,所轄米脂縣、吳堡縣都在鎮外。韃靼軍用輕騎入境劫掠,等鎮兵發覺而去追擊,總是追趕不上,韃靼軍往往得利而去。自餘子俊將鎮遷徙到榆林,增加守衛,擴大城牆安署軍隊,攻守器械都俱備逐漸成為重鎮,韃靼軍來掠奪次數漸漸少了,軍民得以平安耕種放牧。

餘子俊調撫陝西,在餘子俊任西安知府時,曾因了解到居民為水質含堿發苦不能飲用而發愁的情況,他鑿渠引入城西贑河的河水,解決人民的飲水問題。時間長了渠水往外漫而無法排泄,此時,餘子俊主持在城西北開鑿渠道排水,水渠流經漢代舊城到達渭水,對國家和百姓更加有利,號稱餘公渠。又在涇陽鑿山引水,灌溉農田千餘頃。打通到南山的道路,直達漢中,方便來往的旅客。對於毀塌破舊的學校、公署全部補修一新。上奏章免除岷州、河州、洮州三衛的戍守,南方的兵卒一萬多人。更換了南北輪戍的兵卒六千多人,讓他們各自戍守本土。岷州栗林羌反叛,餘子俊埋伏軍隊突然出擊,將其擊敗。

朝廷召還餘子俊任兵部尚書。餘子俊上奏章申述明確條例十項,又列立軍功懸賞等級,由此朝廷內外有章可循。緬甸酋長卜刺浪企圖奪取思洪發、貢章地,找借口向朝廷要求。餘子俊說不能答應,朝廷諭止了卜刺浪奪地的企圖。貴州巡撫陳儼等因為播州苗人暗中起事,請求調湖廣、廣西、四川兵五萬,會同貴州兵一起圍剿。餘子俊說叛軍在四川,而貴州請求征討,是為邀功,上奏章止息這件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當初,餘子俊疏論大臣陳鉞擊殺進貢的夷人之罪,憲宗由於太監汪直的緣故寬恕陳鉞。陳鉞在汪直麵前多方陷害餘子俊,時逢餘子俊因母親去世回家守喪,才免遭陷害。三年服喪期滿後,憲宗授餘子俊戶部尚書,不久加封太子太保,兼任左副都禦史,總督大同、宣府的軍務。

當初,餘子俊巡視宣府、大同兩鎮,要求以延綏邊牆法在兩鎮推行,因年成歉收而停止。到這次餘子俊又巡視邊境,餘子俊堅決要推行,餘子俊說東起四海治,西抵黃河,連綿一千三百餘裡,舊有墩一百七十個,應增建四百四十個,墩高寬都是三丈,估計需要勞動人手八萬六千人,幾個月可以完成。憲宗下詔書同意第二年四月開工,然而到了那個時候,年成不好,國家和百姓都不寬裕,陡然興建大工程,上下都感到困難,餘子俊又想責成邊臣去完成,而自己不親自管這件事,由此招來毀謗和議論。

到冬天,餘子俊上疏請求還京,憲宗聽信謠言,改任餘子俊為左都禦史、撫巡大同。宦官韋敬進讒言說餘子俊借修邊牆侵吞財物,又彈劾他以私怨更換將帥。兵部侍郎阮勤等為餘子俊辯白,憲宗發怒,責備阮勤等。而給事中、禦史又紛紛呈上奏章彈劾,宦官大多想陷害餘子俊。工部侍郎杜謙等前往調查,按實事情況公平地對待,返京向朝廷奏報換置將帥同阮勤說的情況相符,沒有侵吞建邊牆的費用。然而花費銀一百五十萬兩、米豆二百三十萬石。耗費財物,勞動百姓,不能說沒有罪,憲宗削去餘子俊的太子太保職,命其致仕歸家。

兵部尚書空缺,憲宗發覺餘子俊無罪,於是起複他為兵部尚書,仍加太子太保。孝宗繼位,因餘子俊是先朝老臣,對他愈加尊敬。餘子俊上疏陳述十事,之後又陳述邊防七事,孝宗大多同意實行。

餘子俊病重,仍親自撰寫奏稿,陳述救荒息盜的辦法,剛剛得到朝廷的允準,他便在任上逝世,享年六十一歲,孝宗為其輟朝一日,追贈特進光祿大夫、太保,諡號“肅敏”,授予他的一個孫子官職。

喜歡史事講將1三國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史事講將1三國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農場通古今:我一包辣條騙走了王爺 我紈絝世子娶妻彪悍點很合理吧 我堂堂魔尊,你卻讓我當奶爸? 刷刷視頻,古人說不要停 我一召喚師,你讓我一元購? 天下第一嬌 大衍無生錄 遲來的深情比草賤,我叛出宗門你哭啥 下車禮兩萬八?這婚不結也罷 妹妹搶我未婚夫?那我就嫁他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