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改革的不斷推進,王誌偉深深感受到人才的匱乏,教育改革,招賢納士是擺在王誌偉麵前的當務之急。
教育是國之根本,是國家強盛的基石。王誌偉從改革教育體製入手,整合官學和私塾教育資源。
王誌偉在朝廷中設立教育部,作為專門的教育管理機構,負責統一規劃、協調和管理全國的教育事務;負責製定教育政策、頒布教育法令、監督教育實施等。建立包括學製、課程設置、考試、教師選拔與考核等製度,為教育活動的有序進行了保障。他親自主持編纂教材,將曆史上的經典案例和當前的國家實際相結合,使學生能夠理論聯係實際,學以致用。
為了讓教師生活有保障,安心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王誌偉將私塾全部納入官辦,與官學合並,統一為官辦學堂,教師工資是原來的兩倍,極大地調動了所有教師的積極性和責任心,這是蜀國經濟發展返哺教育。
結合蜀國的教育現狀,將學堂分為小學堂、初學堂、中學堂和高學堂。並按地域合理設置,要求所有鄉村都必須設有學堂,做到“應讀儘讀,應收儘收”。小學堂注重對學生的啟蒙教育,培養學生的基本德行和素質。初學堂注重培養學生的禮儀、文學和數學基礎。中學堂重點學習政治、儒家經典和《蜀律》等法規製度。高學堂重點學習更高層次的數學、農學、經濟知識,自然知識等學科。
因材施教,培養專業人才。針對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在高學堂開設專科班,培養專業人才。喜歡文學的有“文學班”,喜歡武術的有“武藝班”,喜歡製造的有“工科班”,喜歡農業的有“農學班”,立誌從軍的有“軍士班”……這些班級除學堂教師授課之外,根據教學內容,聘請農業部、稅務部、工部、兵部、律法部等國家職能部門專家給專科班的學生上課,教學質量大幅提高,為蜀國培養了大量的專業人才。
為了選拔優秀人才,王誌偉開創了科舉製度。他設立了各級科舉考試,包括鄉試、會試和殿試,考題涵蓋了經史子集、時事政治、兵法策略、民生社會等多個領域。通過層層選拔,選出真正有才華、有能力的青年才俊。科舉考試不僅考察學生的文化知識水平,還注重其品德和才能的綜合考察,確保選拔出的人才素質全麵,能夠真正為國家所用。
為了開好頭,起好步,防範出現徇私舞弊現象,王誌偉親自擔任首屆科舉考試的主考官,他嚴謹公正,不偏不倚,對每一位考生都給予公正的評判。他的公正和無私贏得了人們的廣泛讚譽,也使得科舉製度在蜀國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認可。
經過科舉考試的選拔,王誌偉成功選拔出一批傑出的人才。其中文試的狀元是一位名叫高儒文的年輕士子,他學識淵博、思維敏捷,對政治和軍事都有獨到的見解,在殿試中得到了劉禪的認可,後來成為王誌偉的重要謀士,三國一統後任教育部尚書。
一個國家的強盛,不僅需要文臣的智謀,更需要武將的勇猛。王誌偉比武納士的第一場筆試昨天結束,今天在蜀軍演武場舉行武術打擂,同台競技。
比武規則早已昭告天下,無論出身貴賤,隻要有真才實學,都可前來一試身手。演武場擂台高築,四周彩旗飄揚,鼓聲震天,群雄聚集。在外圍觀看的百姓人山人海,都是為了見證這場彆開生麵的比武納士大會。
王誌偉身披青色長袍,手持羽扇,端坐在評判席上,親自擔任比武大會的評判。他的左邊分彆是薑維和周強,右邊是王平和鄧艾。
王誌偉目光如炬,審視著場中的每一位參賽者。他能感受到場中參賽者的氣息、功力的強弱和境界。因為三年來,他從不間斷修煉《乾坤訣》,如今已達到第六重宗師境界,宗師之下,在他麵前如螻蟻。
比武大會分為多個環節,首先是力量測試,參賽者需舉起重達數百斤的石鎖。接著是抽簽分組,擂台競技。
各路英雄紛紛登台獻藝。有的擅長劍法,有的擅長槍術,還有的精通弓箭。擂台上,參賽者刀光劍影之間展現出非凡的身手;刀槍劍戟,各種兵器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寒光,讓人應接不暇。兵器碰撞聲、喝彩聲此起彼伏,氣氛十分熱烈。王誌偉仔細觀察著每一位參賽者,目光銳利如鷹,不放過一招一式和任何一個細節。
比武過程中,王誌偉不時點頭微笑,或是眉頭緊鎖。這次比武,不僅是對參賽者武藝的考驗,更是對他們智謀和膽識的考驗。王誌偉希望能通過這次比武,選拔出一批既有武藝又有智謀的武將,為蜀國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一場激烈無比、扣人心弦的較量中,身材高大、朝氣蓬勃的楊衛國猶如一顆璀璨耀眼的明星脫穎而出。他身懷絕技,武藝高強,其身手矯健敏捷如蛟龍出海;他槍法精湛絕倫,猶如神龍擺尾,出神入化;他行動飄忽不定,神出鬼沒,讓人難以捉摸。一旦他出手,便會引起全場觀眾的陣陣驚歎和歡呼,可謂是技驚四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王誌偉見狀,心中暗自讚歎,這正是他需要的棟梁之才。
楊衛國,字子安,自幼酷愛武藝,尤其擅長槍法,師從蜀國名將趙雲,得其真傳。楊衛國的槍法爐火純青,一杆長槍在手,猶如龍遊大海,鳳舞九天。趙雲不僅將自己的槍法傾囊相授,更教導楊衛國如何以智取勝,如何在戰場上洞察先機。
楊衛國熟讀兵書、智勇雙全。在比武擂台上,其對手基本上在三招之內就敗下陣來,隻有李劍飛、秦旭三百回合之後才與其分出勝負。楊衛國在實戰模擬中表現更出色,後來成為蜀國的重要將領,多次率領軍隊南征北戰,為蜀國一統三國立下了赫赫戰功。此是後話。
楊衛國一路過關斬將,輕鬆戰勝了其他對手,最終奪得頭籌。
比武結束,筆試和武試的綜合成績彙總出來,王誌偉站起身當場宣布“本次比武的狀元是——楊衛國!”
台下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楊衛國來到王誌偉身前,單膝跪地,抱拳道“謝丞相!”
王誌偉扶起楊衛國,笑著道“從今往後,你便是我蜀軍的一員了。希望你能不負眾望,為國效力!”
楊衛國激動地答道“衛國定當竭儘所能,征戰沙場,報效陛下和丞相!”
隨後,王誌偉又宣布了比武的榜眼李劍飛,探花衛海龍。
榜眼李劍飛,字淩雲,出身於一個普通的農家。自幼便對劍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常常獨自一人在山林間練習,揮劍如風,淩厲無比。其年少時便遊曆四方,機緣巧合下來到遼東燕山,拜師王越學藝,成為王越的關門弟子。
李劍飛的劍術天賦異稟,每一劍都似乎蘊含著無儘的力量和智慧。他的劍法注重力量與速度的完美結合,更追求劍意的深遠和劍心的澄澈。擂台上,李劍飛如同一隻矯健的豹子,靈活而迅猛。他擅長使用各種劍法,無論是淩厲的進攻,還是巧妙的防守,都展現出了他深厚的劍術功底。他的劍招變化莫測,令人難以捉摸,往往能夠在敵人最不經意的時候發動致命一擊。他的每一劍都蘊含著對武道的理解和追求,都體現出了他對劍術的熱愛和執著。
探花秦旭,字子明,自幼聰明伶俐,且對武學有著濃厚的興趣。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被隱居深山的武學宗師發現並收為關門弟子,開始了他的武學之路。在師傅的悉心指導下,秦旭勤奮刻苦,披星戴月勤學苦練。他不僅對槍術有著極高的天賦,更在實戰中不斷領悟和創新。經過數年的磨礪,他成功掌握了師傅的槍術精髓,並將師傅贈予他的虎頭鏨金槍運用得出神入化。
比武結束後,王誌偉對身邊的將領們說道“此次比武,收獲頗豐。這些武者,將會是我蜀國的未來之星。待稟報陛下後冊封。
通過改革教育和開科招賢、比武納士,王誌偉為蜀國培養了大量優秀的人才。這些人才在各個領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為蜀國的繁榮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王誌偉的教育改革不僅為蜀國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後世的教育和選拔人才了寶貴的經驗。
喜歡重生三國,諸葛再世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生三國,諸葛再世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