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陽縣內,氣氛凝重而緊張,朱儁大將軍與麾下文武群臣正聚首一堂,共商大計。
一位溫文爾雅的文士上前,拱手作揖,言辭懇切
“朱公,近日孫堅將軍為攻襄陽,特來求援糧草。此事如何回應?”
朱儁沉吟片刻,麵露難色,終是輕歎一聲
“長沙為孫將軍根基,其攻打襄陽,情理之中。我軍雖糧秣不豐,亦當略儘綿薄之力。便予其少量糧草,以資其用。”
言畢,他目光轉向另一謀士,詢問道“赴襄陽使者可有回音?”
謀士答道
“劉表回書,言辭間儘顯傲慢,稱荊州牧之位名正言順,長沙乃至南陽,皆其囊中之物,不過暫借將軍之手。”
朱儁聞言,不禁撫額,心中對昔日背棄趙風之舉略感悔意,但木已成舟,唯有前行。
隨後,他轉向一旁的武將,詢及戰況“舞陰前線如何?張遼的境況如何?”
武將抱拳道“袁術將軍鼎力相助,戰局進展順利,張遼已被圍困舞陰,難逃天羅地網。”
朱儁聽後,愁容稍展,又轉向另一人,關切地問及宛城
“宛城之內,情勢若何?太後與弘農王可已安然救出?”
那人回稟
“宛城城門洞開,戒備鬆懈,太後居所守備多為女眷,本可輕易救出。然太後對來者身份存疑,即便出示將軍信物,亦不肯輕信,故未能成行。”
朱儁聞言,眉頭緊鎖,追問細節“莫非未將吾之誠意詳述?”
答曰“已詳陳將軍之意,奈何太後心憂安危,不敢輕舉妄動。”
朱儁沉思片刻,複問“宛城世家態度如何?”
答曰“宛城各大世族皆表忠誠,願於攻城之日,作為內應,共襄盛舉。”
朱儁聞言,麵露欣慰之色,環視眾將,朗聲道
“天時地利人和皆備,明日拂曉,大軍即刻開拔,直取宛城!”
說完又看著剛剛那人道
“未百姓免於戰火,你我即刻再去一趟宛城,你去勸降郭嘉。未免郭嘉狗急跳牆,拿弘農王做文章,這次我喬裝跟你一起去,我去將太後母子帶出來。”
一旁的人連忙勸說道
“朱公,您親自前往宛城,是否太過冒險?”
朱儁擺了擺手道
“若非我本人親至,太後恐怕不會輕易相信,宛城守備鬆懈,太後府邸又全是女眷,還有城中世家配合,不會有事的。”
眾人見朱儁堅持,也沒有再勸。
另一邊,孫堅接到朱儁那略顯寒酸的回應後,心中湧起一陣無奈的歎息,緩緩將信件遞予帳中諸將。
眾人接過,目光掃過字裡行間,雖心中早有預感,但麵對這微薄的援助,仍舊難免生出一絲憤懣之情。
“我等不辭辛勞,竭儘所能,到頭來卻隻換來這點糧草?”孫策率先按捺不住,臉色鐵青,話語中透露出明顯的不滿。
其餘將領也紛紛附和,言語間儘是對此決定的質疑與不滿。
然而,孫堅卻以沉穩之聲打斷了眾人的議論,目光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