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可比要問“內地代表團即將訪英,你對此有什麼看法”之類的問題,要巧妙的多。
港島的未來.......看似中立,但處處是坑。
邵維鼎伸出左手,扶了扶鏡框,緩緩說道:“港島是一個港口城市,這幾年經濟發展迅速,原因有很多。”
“一方麵受國際環境影響,承接了部分來自歐洲乃至於日本的產業轉移。”
“另一方麵,受對岸改革開放的影響,港島作為一個中轉港的地位提升。”
邵維鼎頓了頓,繼續道:“今年我們嘗試推出了一個港島購物節的概念,承接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大概一百萬人次,零售、餐飲、娛樂、購物等服務業蓬勃發展。”
“你問我對於港島的未來怎麼看?”
“其實,這就是答案。”
“港島太小了,如果隻局限於港島一地,那它就沒有未來可言。”
“但如果能夠立足於兩岸三地,將視野落在日本、韓國以及南洋諸國,不斷擴大港島的影響力。”
“甚至,形成以港島為核心的經濟一體化,成為連接東亞、東南亞諸國的紐帶。”
“那麼,港島的未來無可限量。”
邵維鼎的這番話隻字都沒有談政治,但是表達出來的意思又很明顯。
港島要想有發展,有未來。
就不可能擺脫外界的影響。
尤其是兩岸三地。
而這兩岸三地,最重要的一塊又是哪呢?
毋庸置疑,中國大陸。
提問的路透社記者,臉色有些難看,這番話他又豈能聽不出來。
英國距離港島還是太遠了。
它能夠對港島施加的影響力,遠遠遜色於內地。
這二者,根本就不在一個天平之上。
而在場的其他記者,卻是亢奮了起來。
紛紛埋頭在自己的本子,不斷寫著什麼。
邵維鼎說出的每一個概念,都是那麼的激動人心。
【立足於兩岸三地】【經濟一體化】【連接東亞東南亞的紐帶】
這幾個名詞,必然出現在明天的每一份報紙之上。
“邵先生,您好,我是日本《讀賣新聞》的記者森田弘。”一名穿著西裝的矮個子男人,遞出了話筒,說著一口蹩腳的粵語,一字一句說著:“港島現在很多產品,與日本企業已經產生了直接競爭,您剛剛所說,要讓港島成為東亞東南亞的核心紐帶,在這個過程中,您是怎麼看待日本企業的?”
日本擁有一億人口,又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日本企業和產品,幾乎統治了整個東亞東南亞地區。
目前正在歐美市場深耕,直麵國際巨頭。
港島要成為東亞東南亞的核心,與連接的紐帶,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開日本企業的。
“首先我不否認競爭。”邵維鼎攤攤手道:“斯沃琪與精工的競爭、屈臣倍健與武田製藥的競爭,以及未來屈臣氏電器與鬆下日立的競爭,港島在未來各個方麵都可能與日本企業存在這種競爭關係。”
“但這種競爭,與發展何礙?”
“難不成日本的企業,畏懼與港島的企業競爭?”
聽見這話,森田弘立刻搖頭:“日本企業,從不畏懼與任何企業競爭。”
“那就是了。”邵維鼎淡淡道:“斯沃琪能在市場上打敗精工,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品質與設計的勝出。”
“消費者認可了我們的產品,而這種競爭,就是將市場的選擇權,交到消費者手中。”
“目的還是為了讓各國的消費者,能夠用上更加實惠,更讓他們滿意的產品。”
“到時候,不管是誰勝出了,最後受益的還是老百姓,是消費者。”
森田弘皺了皺眉,這個邏輯,怎麼感覺是對的呢?
“你問我如何看待日本企業?”邵維鼎淡淡的扔出六個字。
“競爭、合作、共贏,就這三點。”
“就拿我們屈臣氏來說,我們雖然與日本企業有競爭,但是也有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