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養性在三河島待了三天,期間主要是和呂宋軍情司主事王旺交流。
崇禎十七年三月初十,軍情司傳來消息,闖軍主力已至宣府,京郊出現闖軍前鋒部隊的旗號。
得知消息的駱養性立刻請辭,帶著呂宋軍情司的特殊使命重歸大明。
隨著駱養性上岸,關於呂宋王趙贏的傳言也在京津地區流傳開。
一開始的傳言無非是趙贏是一個殺人如麻的大海盜,在南洋殺得人頭滾滾,人送外號趙剃頭。
人品方麵,因趙贏先投鄭芝龍,後拜劉香義父,最後又成為顏氏的女婿,如此反複無常,因此被冠上“三姓家奴”的美稱。
上一個得到這個美稱的人還是東漢末年的呂布。
流言比野火還傳得快,而且越傳越離譜。
有人說趙贏喜食人心,每天都要殺幾十個人取心做菜。
還有人說趙贏得了一種怪病,一日不殺人就會頭疼欲裂。
還有人說趙贏和他麾下的海盜在南洋屠滅了無數小國,最喜歡用人頭堆成京觀,可謂凶殘至極。
傳言說得有鼻子有眼,就跟這些人親眼所見似的。
以上每一種傳言都由呂宋軍情司暗探親口講述,大明錦衣衛推波助瀾。
短短一兩日,趙贏就被京津地區的百姓妖魔化,百姓打招呼的方式也短暫地從“吃了嗎?”變成“聽說了嗎?”。
得知崇禎皇帝可能會招趙贏進京勤王,京津地區的百姓夜不能寐,沿途的百姓連夜拖家帶口逃離,生怕被趙贏禍害。
這些傳言經過錦衣衛傳到崇禎皇帝的耳中,作為一個皇帝,他當然不會聽信這些無稽的傳言,同時他又在心中暗喜,這樣一個聲名狼藉的家夥,應該不得民心吧!
這樣一想,崇禎皇帝覺得讓趙贏上岸勤王也不是不可。
駱養性回京之後立刻進宮麵聖。
見到駱養性,崇禎皇帝便迫不及待地問“太如,依你之見,趙贏可用否?”
崇禎皇帝現在很著急,闖軍還有日便會兵臨城下,呂宋軍隊是離京師最近的兵馬。
“可用!”
駱養性非常肯定地回答,並且給出三個理由。
其一,呂宋大多數官員士兵都是漢人或漢人後裔,人在呂宋,卻依舊有一顆衣錦還鄉的心,所以他們都願意為大明出力,博一個封妻蔭子,榮歸故裡。
其二,呂宋國小國寡民,國力不足以支持趙贏逐鹿中原。
其三,趙贏在民間的名聲很差,不得人心。
打天下最重要的是什麼?最重要的不就是人心嗎?
聽完駱養性的回答,崇禎皇帝問“趙贏在民間的傳言是否可信。”
“可信,但不可儘信。”駱養性道,“他的確嗜殺成性,在南洋的凶名赫赫,但是說他喜食人心等事,大多都是以訛傳訛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