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汲縣破敗的縣衙安頓下來後,孫專員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士紳送的禮物登記造冊,交給隨行而來的監察司專員。
處理好士紳們的禮物,孫專員找來老吳和王工頭。
一路上,孫專員和兩人的關係已經非常好好了,所以他也不避諱,問道“老吳、老王,剛剛進城的時候,我發現你們的情緒不對。”
“你們的仇人,是不是就在士紳中間?”
老吳點點頭,道“對,就在他們中間,就是那個尖嘴猴腮,眼睛上有黑眼圈的家夥。”
“對,就是這家夥。”王工頭也附和道,“彆看他人模狗樣的,他們家就是吳家莊的土皇帝,殘害良民,無惡不作。”
孫專員道“說說他的事。”
“他叫吳良!”
老吳介紹道“往上數十幾代,我和他還算是本家,自從他們家祖上出了一個進士後,他們就發達起來了,後代兒孫中,最差也有秀才功名。”
“孫專員,你也知道,隻要有功名在身,在大明發家的速度那是很快的,吳良祖上一開始不過是個小地主,隻有一百多畝土地,日子也就比普通人家過得好一點。”
“自從吳家出了一個進士後,吳家莊方圓五百裡的土地,都成了他們家的地,周遭的百姓也一步一步淪為他們家的佃戶。”
“有了錢之後,吳家又開始涉足縣城中的產業,這汲縣縣城中,有五分之一的產業都被吳良家掌控。”
孫專員冷笑一聲,問“你和老王以前都是吳家的佃農吧?”
“我家是!”
王工頭點點頭,道“老吳不是,畢竟他們算是本家,而且地也不多,吳家倒是沒有對他們家下手。”
“沒有下手個屁!”老吳恨聲道,“祖輩上那點香火情早就沒有了,吳良的老子還在世的時候,不是提議修祠堂,就是提議修族譜。”
“他們家那麼多地,那麼有錢,修祠堂修族譜這種事情他們自己乾不就好了,非得讓大家一起捐資。”
“他們是大戶人家捐一點錢也不會傷筋動骨,可是我們小門小戶,一年收獲的糧食養活一家老小都是奢望,哪有閒錢搞這些有的沒的。”
“吳良的老子不止一次上門逼迫我父親,讓我父親把土地投獻到吳家的名下。”
“他老子倒是說得好,說什麼土地投獻到他們家名下,就可以不用繳納皇糧國稅,而且他還可以幫我們家出修祠堂和修族譜的錢。”
“我呸!說得冠冕堂皇,不就是看上了我們家那幾十畝地嗎?”
孫專員從老吳的講述中發現一個重點,他笑著問“也就是說,吳良家已經好多代人沒有納稅是吧?”
“這個我不知道。”王工頭搖搖頭,“我們家給吳家當佃農的時候,佃租是三七開,我們家拿三成,其餘七成都被吳家收走了。”
“據吳家的管家說,吳家雖然收了我們七成,但是吳家最多能得兩成,其餘五成是要交給朝廷的。”
“吳家的管家經常給我們說,不是吳家非要收七成,而是朝廷收得實在太多,他也沒辦法,有時候年成不好的時候,吳老爺還要替我們墊交稅賦。”
“吳家的管家還說,若不是吳老爺在上麵護著我們,朝廷非得把我們這些小老百姓剝皮抽筋不可。”
“所以我們要感謝吳老爺給我們一條活路。”
王工頭的講述讓孫專員目瞪口呆,在呂宋的時候,他從來沒有見過這樣厚顏無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