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時光匆匆流逝,許昌古城已然被沸騰的人聲所充盈,熱鬨非凡。
那座象征著百家智慧碰撞的“爭鳴台”,經過精心籌備,終於巍然矗立於世人眼前。劉耀,這位兼具武勇與智謀的君主,親自率領著朝中百官,蒞臨現場審視每一處細節。
此舉不僅彰顯了他力挽狂瀾於既倒的武勇,更欲向世人證明,他以文治國、安邦定亂的文韜武略同樣不容小覷。
典韋一行人如影隨形,緊隨劉耀左右,他們的職責是守護這份難得的安寧與秩序,確保每一位參與者的安全無虞。
而郭嘉,這位學府建造的幕後智囊,此刻正化身為引路人,以他那淵博的學識和獨到的見解,為眾人細細描繪著這座即將孕育無數英才的學府藍圖。
他的解說,如同春風化雨,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心生向往,對即將到來的學術盛宴充滿期待。
許昌學府,這座承載著無數夢想與希望的殿堂,靜靜地坐落於許昌城東郊,距離繁華的城市約有五十裡之遙。
隨後,自劉耀以下,直至最底層的士兵,無不瞠目結舌,為眼前這座建築所展現的絕美風姿所震撼。
難怪往昔歲月中,中式裝潢之路鮮有人踏足,原是這等奢華非尋常人家所能企及。
此地,仿佛天生便是為了鑄就非凡。它坐擁北國之陽,背倚巍峨青山,風水之妙,無可挑剔。山體挺拔峻峭,蘊含著一股勃勃生機,仿佛大自然的精粹儘皆彙聚於此。
而外圍,一條碧波蕩漾的河流蜿蜒流過,水麵寬闊無垠,遊魚穿梭其間,自在嬉戲。
郭嘉早前特意延請了一位風水大家,一番苦心尋覓,終得此寶地。
這裡,既有山川之靈秀,又隱含著一股剛健勇武之氣,仿佛天地間的精華與力量,皆在此地交彙融合。
若是在此福地興建學府,必將彙聚八方英才,成就一番安邦定國的偉業。
眼前這片廣袤無垠的空曠之地,實屬罕見。尋常學府,能有個數十畝地,便已算得上規模宏大,令人稱羨。
然而,此刻的許昌學府,卻以一種超乎想象的壯闊展現在眾人眼前。其任意一棟建築,占地麵積竟可達數十畝之廣,這番手筆,著實令人驚歎。
相比之下,即便是名滿天下的洛陽太學,占地也不過二百畝,房屋三百餘間,雖已令人歎為觀止,但在許昌學院麵前,卻也不免稍顯遜色。
整個許昌學院,布局方正,井然有序。城牆高聳,高達兩丈四尺,寬達六尺三分,宛如一道堅不可摧的屏障。
如此宏偉壯觀的學府,必將孕育出無數傑出的人才,為國家的繁榮穩定貢獻自己的力量。
與其說是一座學府,倒不如說是一座小城,裡麵生活兩三萬人,絲毫沒有問題。
這個學院,劉耀可是籌備了一年有餘,光是動用了戰俘就接近五萬人,民夫則是征用了接近十萬人。
劉耀期間至少花費白銀至少十萬餘兩。
學府之內,裝飾奢華而不失雅致,隱隱透出一股低調的華貴。環繞四周的城牆,青磚砌就,堅如磐石,仿佛能屹立百年而不倒,歲月難以侵蝕其分毫。
而那學府大門,更是氣勢恢宏,高達兩丈四尺,寬達三丈八尺,足以讓三輛重裝戰車並肩駛入。門體精選鐵梨木精心打造,外層又緊緊包裹著鐵皮,更添幾分堅不可摧之感。
門上鑲嵌的八十一枚銅釘,每一枚都大如碗口,閃爍著冷冽的金屬光澤。僅這一扇門,其重量便超乎想象,少說也有兩千斤之重,非得四名力大無窮的壯士合力,方能緩緩推開。
在那莊嚴大門兩側巍然矗立的,是青石雕琢的門樓,它們並肩而立,儘顯雄渾與雅致。門樓之上,一幅對聯熠熠生輝。
上聯書山有路勤為徑
下聯學海無涯苦作舟
這十四個大字,每一筆都遒勁有力,足足有六尺之高,被細心地敷上了金粉,於是在陽光下更顯璀璨奪目,即便是遠在數裡之外,那耀眼的金光也能輕易捕獲行人的目光。
談及這副對聯,它無疑是出自“文抄公”的劉耀之手,字裡行間洋溢著激勵學子勤勉向上的溫情與期許,用以裝點門楣,再合適不過。
大門之巔,赫然懸掛著一塊氣勢恢宏的巨型匾額,其尺寸恰為五尺之高,八尺之寬,宛若蒼穹下的一方瑰寶。
匾額表麵,銀粉熠熠生輝,金邊鑲嵌其間,更顯尊貴非凡。此匾非比尋常,乃精選一整塊珍稀的金絲楠木精雕細琢而成,每一處紋理都透露著自然與匠心的和諧共生,端的是高端雅致,大氣磅礴,儘顯上等風範。
然而,在這般尊貴的匾額之上,劉耀卻巧妙地留出了空白,未著一字。
他心中早有盤算,欲邀一位書法界的泰鬥級人物,以行雲流水之筆,為這學院題寫招牌,屆時,不僅匾額生輝,整個學院的門麵亦將因這墨寶而瞬間提升數個檔次,成為一方學術聖地的標誌性存在。
此刻,蔡邕、盧植、皇甫嵩等一眾名士的思緒仿佛也被這即將誕生的輝煌所牽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哈哈哈哈!子儀啊!這學府位置絕佳,格局開闊。”
劉耀對這座學府滿心傾慕,他征戰數州,手握千軍萬馬,於軍功之上,整個大漢王朝,竟無人能出其右。
然而,談及文治,他心中卻略感遺憾。時常有人以“窮兵黷武,不過匹夫之勇”相譏,令他心生不悅。
但如今,劉耀已親手鑄就了這座天下無雙的學府。他廣納諸子百家之賢才,欲將學問之光灑遍天下。到那時,看誰還敢妄加非議,胡亂嚼舌。
即便歲月流轉,千百年後,他們這些人都已化作塵土,這座學府卻將永遠屹立不倒。
提名之重任,自然而然地落在了蔡邕的肩上。他不僅是劉耀的嶽父,更是當世赫赫有名的大儒,書法造詣更是無人能及,一筆一劃間儘顯風華。
隻見他揮毫潑墨,筆走龍蛇,一氣嗬成地寫下了“許昌學府”四個大字,氣勢磅礴,令人歎為觀止。
“諸位,請隨我步入這學府之內,一同領略其中的精妙之處。”
郭嘉熱情地擔當起了解說的角色,引領著眾人踏入這片知識的殿堂。他的臉上洋溢著難以掩飾的得意之色,仿佛是在向眾人展示自己親手打造的瑰寶。
這許昌學府,占地廣闊,方圓數十裡內,各式建築錯落有致,數不勝數。
每一座建築都蘊含著匠人的心血與智慧,布局之巧妙,令人歎為觀止。它們仿佛與天地同呼吸,與日月共光輝,又暗合陰陽五行之理,彰顯著古人對宇宙萬物的深刻理解與敬畏。
在郭嘉的解說下,眾人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智慧與神秘的世界,感受著學府獨有的魅力與韻味。
在這片廣袤無垠的學府之地,方圓延展數十裡,各式建築星羅棋布,錯落有致,被匠心獨運地劃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大域界,恰與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契合。
每一方天地,不僅建築風貌各異,布局精妙,其功能亦是獨樹一幟,卻又彼此勾連,和諧共生,宛如一幅渾然天成的畫卷,蘊藏著無儘的潛能與奧秘。
東方之地,歸屬木行,洋溢著勃勃生機。
這裡,是學府的教學聖地,一座座巍峨挺拔的講堂,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已然竣工。
諸子百家,群賢畢至,他們或儒雅或激昂,將各自學派的智慧火種,於這方寸講台之上點燃,傳道授業,解惑答疑。
而教學區地域寬闊,講堂數量眾多,足夠百家學者使用了,另外嗎,為了避免學術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