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太祖喜羊,羊肉在國朝最受歡迎。
先帝時,某嗜羊的大官舉辦筵席一頓就吃掉了十幾頭羊,宮宴更是動輒幾十上百頭。
當然牛也很好,但本朝律令對牛宰殺限製頗多,像公侯之家自是不必煩憂,尋常百姓家,還是羊、豕、魚多些。
其中豕肉因時人不得烹法,腥臊難忍,地位最次。
不過隨著文流重、武臣輕的局麵傾軋,世家大族與宮廷膳食過了開國之初那段大口啖肉大口喝酒的粗獷之風,開始追崇樸素清淡,卻隻在食材上簡化。
於烹飪手法上,還是一貫的精益求精。
這風氣在寧國府尤盛。
童生福是寧國府大廚房裡說一不二的大師傅,曾以一桌八十八道素蔬做成的全素宴名揚長安。
但一次出名,與十年如一日的琢磨相比,實在不值一提。
寧國公夫人禮佛,每旬隻有一日可沾葷腥,寧國府各房飲食也隨國公爺和夫人,沿襲了清淡之風。
如何將簡單的素蔬做得花樣百出,如何才能將素食做得比肉還好吃,成了童生福和手下徒弟們每日都需要攻克的難題。
鹽津、蜜漬、清炒、醬醃
假煎肉、假燒鴨、假蟹
素海參、素魚翅、素鵝
魚非魚而似魚,肉非肉而似肉。
廚司這樣煞費苦心,正院、大房、二房處送回來的碗盤也十分給麵子,不說光盤吧,但起碼都隻剩些醬汁子、碗盤底。
可是三郎自打大婚後,三房送回來的碗一天比一天滿,惹得負責三房那口灶眼的庖廚頗惶恐。
三郎往日雖不愛點評什麼,但也不算挑剔。
正在長身體的少年人胃口如何,他們每日伺候,最清楚不過了。
這兩日食量減了不少,這是嫌東西都吃膩了?還是問題出在彆處?
何老二隻好拉下老臉請師傅指點一二。
童生福一聽,蹙起眉,認認真真地嘗了他做的菜,卻挑不出什麼毛病。
“許是郎君近來有些苦夏。”
童生福寬慰他,心裡卻有其他的計較。
他做到大師傅這個位置,在府裡各處都有些體麵,看的也遠。
阿郎的胃口一天比一天差,心裡對這門親事是有多不滿啊,居然讓阿郎愁得食不下咽。
他這般想著,嗤笑一聲。竟然連帶著庖廚吃了瓜落,這三夫人的本事
這般寬慰著,過了兩日,三房乾脆沒來點膳了。
何老二陷入職業危機,越發不安,隻好花錢,托采買上的錢婆子去醉仙樓打了二斤酒來,又做了好大一盤子各色精致下酒小菜,親自去問三郎身邊人。
阿昌汲著阿杏分給他的酸梅飲子,加了些碎冰進去,冰冰涼涼酸酸甜甜,最是消暑解渴,手裡捧著竹筒,一臉淡定“阿郎最近都與娘子在一處吃。”
“可”何老二不解了,賠笑道,“就是和娘子一處吃,也得點膳不是?”
阿昌搖搖頭,團團和氣臉上滿是笑意“娘子擅廚藝,這幾日都是小廚房做的。”
對於何老二送來的孝敬,他卻怎麼也不收“何師傅還是拿回去吧,我若收了,阿郎定要責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