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給你們講,這些認識上的道理,
你們也許,有些希望現我,給你們講幾個30年代的故事吧。
我告訴你們,從前,有個大學的校長非常,喜歡打麻將。
他也喜歡寫日記,但是,他從來不在日記中寫打麻將,
而是,把麻將這兩個字,換成“手談”,或者“看卒”。
根據他現存日記文本統計,
在5個月之中,他打了100多次麻將。
就是一個星期,打兩次麻將。
而且,他的輸贏是什麼情況呢?
他輸的時候,占33。
平局的時候占15。
贏的時候占40多。
他總共,輸了1萬多元,
當時,一碗肉絲麵,也才5角錢。
你說,他輸了1萬多,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
還告訴你們,那個時候,曾經有兩個人。
甲和乙,他們都是研究古代曆史文化的。
他們就爭論,曆史上,是先有老子,還是先有孔子?
假如覺得,孔子曾經去老子的家裡,給老子端過茶,應該是老子第一。
但是,如果你認為老子,在函穀關出來的時候,才寫了一本《道德經》5000言。
而孔子,很早就在整理《四書五經》了,所以孔子才是第一。
兩人爭論不休,誰也沒有說服誰,口乾舌燥,也沒有心情,再說下去了,各自去茶館喝茶去了。
——————
有一個人叫老許,非常喜歡讀書。
他在東方魔都,訂了很多時尚的報紙、雜誌。
有一次,一個年輕人,去他家裡麵看雜誌。
年輕人看到他家裡麵,竟然有這麼多報紙雜誌,就開口,想找他借點書看。
老許說,這可不行。
那個年輕人說,“咋啦?你這麼小氣?”
老許指著書櫃,那兒貼了一張紙條,“書與妻子,不外借。”
年輕人哈哈大笑,然後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