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人,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總以為逃避,是一種很不好的辦法。
我覺得,在某種程度下,逃跑,也不失為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
當然,我對這個問題,也有過論述。
但是,我現在說的是,逃跑,在某種程度上,它是一種保存實力的辦法。
等待以後的實力強了,再展開鬥爭。
如果你現在的實力不足,你非要,和對方正麵硬杠。
那得到的結局,有可能是分崩離析,是不是?
你看,那個唐玄宗末年的安史之亂,發生之後,
唐玄宗立馬就開了門,往西邊跑了,一直跑到了四川,躲起來了。
當然,他在路上下聖旨,安排一些將軍,到潼關,去抵禦安祿山的叛軍。
這個事情,曆史已經有定論。
我們要說的是,從另一個角度,闡述他的那個逃跑的意義,就是說,他雖然逃跑的名聲不好,但,他好歹也保存了實力。
他到了四川,他的兒子到了靈武。
兒子叫李亨,立馬在靈武,建立了小朝廷。
唐玄宗沒有辦法,隻好把權利,都交給他兒子。
他兒子任命郭子儀、李光弼二員大將,率領無數的唐軍,經過幾年的奮鬥,
終於將安史叛軍,趕出了長安、河南地區。
當然,那個時候,也還存在藩鎮割據。
但是至少,已經名義上,光複了。
你想象一下,那個時候,如果唐玄宗不走,留在長安,
隻能有一個結局,就是被安祿山抓了,然後被殺掉。
也許,他的兒子,也不會跑掉。
或許,到了危機關頭,也來不及跑了,到最後的結局,都是全部死掉。
你說,一個王朝的皇帝,或者太子,都被殺了。
沒有一個主心骨,其他的散兵,還能夠凝聚起來麼?
是不是?
這是一個可想而知的問題。
你看,那個明代末年崇禎皇帝,眼看李自成的大軍,就要攻入京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