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先生。
易先生。
易先生早就說過,“三國時期,劉備的兒子阿鬥,不是一個廢物,
他實際上,還是有一定智商的。”
為什麼,後人都說阿鬥,是一個廢物呢?
這是因為——
這是因為,阿鬥在早年的時候,確實有一些弱智的特征。
後來,人們都在背後說他,是扶不起的阿鬥。
《三國誌》上,早就記載了。
劉備在重慶白帝城快死的時候,對諸葛亮說,“阿鬥是我的兒子,但是,我也知道他非常笨,非常蠢。
你如果能幫他,你就繼續幫他。
如果他不成器,你就把他趕走了。
你自己當蜀國的國主。”
……
當然,諸葛亮知道,劉備這隻是說的一種客套話,他怎麼可能,讓外人去蜀國的國主呢?
是不是啊?
但是,從側麵看出,劉備對他這個兒子,是非常不放心的。
但是,劉備他福氣好啊。
他找了一個好的托付人,這個人就是諸葛亮。
他的兒子,有了諸葛亮,基本上不用愁了。
根據史料記載,劉禪從17歲,就做了皇帝,到他被俘虜,一直當了40年皇帝。
他的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他放手讓下麵的人,去乾事。
也不喜歡,聽下麵的那些小報道。
劉備在死前,說給諸葛亮的那些話。
劉禪應該,也聽彆人講過。
雖然是這麼個情況,但是,他還是把大權,交給諸葛亮。
這說明,劉禪這個皇帝,他的度量,還是非常大的。
劉禪平時對著諸葛亮,都很尊敬,他尊敬諸葛亮為“相父”。
諸葛亮跟他說什麼,他都聽。
即使,諸葛亮想重新回到襄陽古隆中,也不好開口了。
隻能用“鞠躬儘瘁,死而後已”(a),8個字,報答劉禪。
應該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劉禪的放權。也許,諸葛亮的名聲,不會那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