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都瞧不起唐代的詩人白居易。
就連我在之前,對白居易,也是嗤之以鼻。
我覺得,他寫的詩太俗了,太爛了。
但是,現在我對他的態度,改變了。
他雖然寫的詩,沒有宋朝人的婉約。
但是,正是這種通俗,為他帶來了一大波流量,贏得了絕大多數粉絲的熱愛。
不喜歡他的人,總會從他的詩集裡,摘一些內容,進行謾罵。
他們覺得,那些垃圾一樣的事情,怎麼能夠,寫進詩裡呢?
但是,白居易他從來不這樣認為。
他總是把目光,傾注在底層。
他曾經在底層基層,當過乾部。
他對底層人的痛苦,是深表同情的。
所以,白居易在早年寫了《秦中吟》、新樂府等係列詩作。
通過這些詩作,可以看出來,他對底層老百姓的深深悲憫,以及對那個時代的控訴和暗諷。
你不能因為,他寫了這些很普通的詩,你就覺得他江郎才儘了。
你沒有看過,他寫的《長恨歌》和《琵琶行》嗎?
這兩首唐詩,可是唐詩中的壓卷之作。
從這些事上,展現了他超越時空和曆史的博大情懷。
他是一個有著曆史使命的的大詩人。
他知道什麼是美,也知道什麼是醜的。
當現實生活中的猙獰,出現在他的麵前的時候,他不會用美的文字,去歌頌,他隻會用醜的文字去揭露。
他一輩子活了70多歲,隻有一個女兒,也沒有後人。
但是,在他去世的時候,當朝皇帝親自給他寫了悼詞,
“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
浮雲不係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a)
你必須知道,為什麼在他死了以後,他的事跡流傳到了島國。
島國的國主,就是喜歡他的詩。
而白居易始終,對大多數讀者,始終保持著謙卑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