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小縣城呐,酒席非常多。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人情來往,太多了。
不好。
你去看看,其實各方,根本賺不了錢,也都是瞎忙活一場。
最後賺錢的,隻是那個場地出租方,和賣煙賣酒的小商店老板。
不管怎麼說,也拉動了一點內需吧。
其實,內卷才是縣城文化的核心,怎麼說呢?
就是說,這些年來,工業上的發展,有些困難。
賣不出的東西生產多了,就叫做產業過剩。
特彆是那種非剛需的工業品。
比如說,什麼瓷器啊,鋰電池啊,什麼鞋廠,服裝廠。
……
根本無法維持。
隻有那些麵包、糕點,或者涼茶廠,還可以有一些利潤。
但是,你不做生意也不行,
你不做生意,房租、人工成本,虧得更多。
你做下去,又缺乏頂層設計。
生意怎麼維持呢?
你如果想保持,現金流的不斷。
就隻有去找資本方借錢,但是那個錢,是人家借給你的,不是送,你是要還的,是不是?
你如果現金流一斷,你的整個活路,也就斷了。
聽說t製內的一些人,也沒有以前風光了。
他們有的人,每個月拿1000多的生活費,自己也要去尋找門路了。
一個小縣城,怎麼能支撐起,龐大的經濟運轉呢?
有人問過我,你給那麼多人講過課,你覺得縣城和鄉村之間,最令你討厭的,是什麼?
我說,現在網絡,也連接到鄉村了。
快遞站點,農村也有了。
還有道路,也修通了。
從城裡,到鄉下,是非常方便的。
但是,我卻無法忍受。
鄉村的那種沉寂。
鄉村的生活,太枯燥了。
有人說,在鄉村裡麵,非常自由,我卻沒有那種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