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忘了,講他早年的經曆了。
我給你們,講講他早年的經曆。
先從他小時候講起吧。
他出生在那個小山村裡麵。
五六歲的時候,那場浩劫,還沒有結束。
他的父母,長期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
他的大哥,在村裡受夠了窩囊氣,後來到南方去打工了。
隻剩下他,和他父母在家裡麵。
他在學校裡,非常刻苦。
雖然被歧視,但是他能忍耐。
因為當時的社會氛圍,是非常壓抑的。
他的父親,在那種壓抑的環境下,在田裡麵耕田,忽然一陣眩暈,被牛絆倒了,腦袋磕在一塊石頭上,昏si了。
他的父親被救活之後,他就決定不讀書了,當時他還隻有10歲。
他留在家裡,照顧他的父親。
第二年,他父親去世。
他母親,也悲傷過度去世了。
那個時候,他就真成了沒有人管的野孩子。
他在悲愁的時候,就跑到他父母的墳前哭泣。
……
那個時候,交通不便,信息傳遞也很不方便,他的哥哥,根本不知道父母都死了。
一年後,他的哥哥聽說父母都死了,從南方回來,在家裡和他一起種田。
到了他17歲的時候,已經自己能夠耕田插秧了。
他哥哥就又去南方了。
那個時候,他不想種田了,他就去村裡,跟村長說想當兵。
但是因為一些原因,他沒能夠進入軍隊。
他在村長說,他不想種田了,村裡麵就把田收回去,分給其他人去種了了。
他就走出去了,剛剛走出去,他也沒有地方去,就去一個餐館,幫人家洗盤子。
後來,他積累了一些錢,就把那個餐館承包下來了。
有時候,一天能夠賺到700元左右。
要知道,那個時候,一個普通工人的工資,也隻有90多塊錢左右。
乾了幾年,他就在城裡麵,買了一套房子,然後請了一個廚師,在店裡麵炒菜。
實在很忙的時候,他去找了一個女人,當服務員。
就這樣過了三年。
他已經23歲了。
他這個人,是非常喜歡琢磨事情的。
他覺得,開餐館的利潤,也就這個樣子。
他就想去,做其他的行業。
他就把倉管轉讓了。
那個時候,社會上對那些零食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他就租了一間房子,找了兩個師傅,專門做那種小麵包,在社會上銷售。
他找的這兩個師傅,做的小麵包,都非常好吃。
社會上很多人,都喜歡吃。
在本地打開了銷路,後來他的小麵包,又被那些經銷商,帶到外地。
結果,全國各地的人們,都喜歡吃他的的這種小麵包。
訂單量增加之後,他又租了幾間房子,另外又聘請了幾個做麵包的師傅,每天基本上,都是生產3萬個麵包。
有時候,麵包剛剛裝到包裝袋子裡,就被經銷商拿走了。
那個時候,他的業餘時間非常多,看起,就拿來書看。
他看了《徐霞客遊記》,受了很大的啟發。
他覺得,乾個體戶,雖然能賺錢,但不能永遠在這個地方待著。
禹國的山河太壯麗,應該走出去看一看。
如果有可能,把每個地方,都去看一看。
雖然他沒去過多少景點,但是他向往旅行。
他雖然沒有讀過萬卷書,但是他想走萬裡路。
這就是他的夢想。
一個人想靠著一雙腳,到外麵行走,除了堅強的毅力,還需要什麼?
還需要錢!
如果你的錢,準備足夠了,就可以考慮去外麵了。
這個麵包生意,他後來也不想管了。
他就請了一個經理,管理那個麵粉的采購,和麵包的銷售。
他就把時間抽出來,去鍛煉身體。
因為你在禹國的東南西北走,如果碰到了野獸,或者碰到了壞人,沒有一個強壯的體魄,你怎麼辦呢?
是不是啊?
他找了一些民間師傅,學了很多武藝。
在天氣冷的時候,他還用冷水洗澡。
他鍛煉身體,也有他的方法。
有的時候,在腿上綁沙袋。
有的時候,在頭上頂一個水盆。
手裡的錢準備好以後,身體鍛煉得也差不多了。
他就覺得,自己應該還了解一下,禹國各地的民俗風情,和地理特征。
他就去買了一些書。
大致地了解了一下禹國地理。
有一次,他在書攤上看見了一本很舊的書,是講野外生存技巧的。
他買了回來,認真去看。
通過他的學習,他知道怎麼辨彆東南西北,尋找交通路線……
這個時候,他的麵包廠的生意,越來越好。
那個總經理,每年都能夠給他,賺100多萬。
可以說,他在吃穿上,是不愁的。
他還有很多積蓄。
……
就這樣,他開始了他的行走。
那個時候,想到各地行走,還不是很方便,還需要你單位的證明,或者z府的介紹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如果能夠拿到,z府有關部門的介紹信,你在行走的時候,碰到有人盤問你,你可以暢通無阻了。
他在決定行走禹國的時候,就把他的麵包廠,轉讓了給了那個總經理。
那個總經理,自己也存了些錢,花了300萬,在他手裡,把麵包廠轉過來了。
從此,這個麵包廠與老高沒有關係,就屬於那個總經理啦。
當時,他寫了一份說明外出旅遊的文字,並找了當地的體育局,或者公安局裡的一些領導。
請他們在他的這個文字上,蓋上公章。
當然,從那個事情裡,也可以了解一些經驗。
他把他的事情,給人家講清楚了,人家覺得他做的事情,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這個時候,彆人一定會理解,並且滿足他的要求的。
他離開的時候,把手裡麵所有的積蓄900多萬塊錢,都存進了一張卡裡麵。
他拿著這張卡,就能在全國各地,取到錢。
然後,他又去買了照相機,或者小刀、水壺等等生活用品。
他沒有給自己留後路。
他對自己說,這次不成功,便成仁。
如果不能夠,走完禹國的全部地方,一回si在路上,si了就si了。
如果能夠圓滿回來,就更好。
在離開的時候,他去父母墳前,做了禱告。
在心裡麵,跟他父母說,他這次要出門遠行了。但是,他心裡麵,也是很複雜的。
……
離開的前一天,還找村裡的理發師,給他剃了個光頭。
他對自己說,如果自己不能回來,胡子不會刮,頭發也不會剪,就這樣,他對自己有一個嚴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