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六傾否,先否後喜。
不好的局麵被改變,先否定後歡喜。
諸侯割據的問題暫時得到解決,七國之亂造成的動蕩也已平複。漢景帝終於穩固了統治,開始著手恢複經濟。他繼承先帝的治國政策,重農抑商,厲行節儉,推行文教。
漢景帝比漢文帝還要節儉,在位期間幾乎不興建宮殿館閣。他雖然推行文教,卻不好辭賦,對一些誇耀浮華的辭賦尤其不喜。文采斐然的司馬相如在漢景帝時期入仕,卻一直要等到漢武帝時期才得到皇帝的賞識。
司馬相如(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18年)是被公認的漢賦代表作家,被後世譽為賦聖、辭宗。他那篇著名的大賦《子虛賦》就創作於漢景帝時期,是他用於乾謁求仕的重要作品。但這篇大賦並沒有得到漢景帝的賞識,卻在很多年後入了漢武帝的法眼。
司馬相如的遭遇,不僅因為漢景帝、漢武帝父子在個性上的差異,更因為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經曆文景之治後的大漢王朝,擁有了足夠繁榮的經濟和足夠強大的軍事實力,具備了驕矜自誇的資本。
實際上,包括消弭諸侯隱憂、平定匈奴邊患等問題在內,許多漢景帝時期的未竟之功,最終都要等到漢武帝時期才得以較為圓滿地完成。
漢景帝說過農,天下之本也。黃金、珠、玉,饑不可食,寒不可衣,以為幣用,不識其終始。他認為農業才是根本。黃金、珍珠、美玉這樣的東西,饑餓時不能當飯吃,寒冷時不能當衣穿,勉強可以當作貨幣使用。為鼓勵農耕生產,漢景帝允許老百姓從土壤貧瘠的地方搬遷到土地肥沃的地方,並鼓勵“租長陵田”給無地少地的農民。
同時,他詔令各郡國官員要大力發展農桑生產,以獲得更多衣服和食物。官吏如果征發百姓去開采黃金珠玉這類東西,一律按偷盜罪處置,年俸祿二千石的官員如果聽任不管,按同樣的罪名處理。西漢初期所謂的兩千石官員,在朝中主要有太常、光祿勳、衛尉、太仆、廷尉、大鴻臚等九卿,在地方上主要是各郡郡守,是真正的高官厚祿。連省部級的高級官員都要被牽連問責,可見漢景帝推出的這個處罰措施極其嚴厲。
在這樣的措施下,戰亂帶來的破壞逐漸恢複,老百姓的生計漸漸穩定。其時流民既歸,戶口亦息。各地流亡之人紛紛返回故鄉,全國人口開始慢慢增長。一些大的諸侯國人口多達三四萬戶,小國的人口增長近一倍。
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漢景帝開始著手振興文化教育事業。他在提倡黃老學說的同時,不再嚴令禁止其他學說思想的發展,這為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掃清了障礙。
公元前141年3月,漢景帝病重不治,崩於未央宮。
《漢書·景帝紀》雲“至於孝文,加之以恭儉,孝景遵業,五六十載之間,至於移風易俗,黎民醇厚。周雲成、康,漢言文、景,美矣!”漢文帝以恭儉治國,景帝遵循前業,五六十年之間,使社會風俗越變越好,老百姓也更加淳樸厚道,終於締造了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堪比前朝成康之世的美好盛世啊!
喜歡跟著姓名學國學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跟著姓名學國學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