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孚於嘉,吉。
誠信且講信用,吉利。
漢章帝愛好儒術,能詩善書,是非常有名的書法家。從漢朝流傳至今的章草書體,據說因為漢章帝而得名。
章草,是隸書向草書演變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書體,它保留了隸書的筆法,上下字獨立,基本不連寫。。章草的發明者,一般認為是西漢書法家史遊。據《漢書·藝文誌》記載,他的代表作名叫《急就章》,是中國第一部章草作品。這部書法作品現在已經失傳了,而現存最早的《急就章》當為東漢書法家皇象書寫。
算上孤懸書史的史遊,漢章帝算得上是排名第三位的有名有姓的書法家。如果不算傳說中的史遊,那麼隻有李斯在書法史上比漢章帝更早。漢章帝不僅毛筆字寫得好,對儒家經學也很有研究。
公元83年冬,漢章帝東巡回到京都洛陽後,頒發《令選高才生受古學詔》。他在詔書中寫道,五經已經離聖人很遠了,其中的章句遺辭,乖誤疑難不易校正,因為擔心先師的微言大義被荒廢絕滅,故“令群儒選高才生,受學《左氏》《穀梁春秋》《古文尚書》《毛詩》,以扶微學,廣異義焉。”
特彆聰明的、成績特彆突出的學生,為什麼會被稱作高才生呢?原由就是從漢章帝這兒來的。各位閱讀這本書的高才生們,歡迎多多評論、點讚,扔鮮花,砸雞蛋,鞭策我努力向你們看齊,也成為一個廣聞博記的高才生。
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白虎通義》誕生了。
漢章帝顯然不止一次召集高才生講議五經異同。公元79年,漢章帝就曾下詔,令太常、將軍、大夫、博士、議郎、郎官及諸生諸儒會於白虎觀。大家各抒己見,講議《五經》同異,並由漢章帝親自裁決。史學家班固受皇命,根據會議記錄編撰成集當時經學之大成的《白虎通德論》,又名《白虎通義》。這本書係統地吸收了陰陽五行理論和讖緯之學,繼承和發展了董仲舒的神化儒學。
有趣的是,在《白虎通義》成書後不久的公元90年,王充完成了他的無神論巨著《論衡》。這本著作,絕對是與當時的主流思想唱對台戲。如此毫無顧忌地針尖對麥芒,王充居然還能安享晚年,這是漢章帝為政寬容的又一佐證。
漢章帝對中國文化的貢獻還不止於此。
公元87年,西城大月氏貴霜帝國為交好漢室,進貢了一頭威武雄壯的獅子。來使很囂張,揚言道如果有人能夠馴服這頭獅子,貴霜帝國將繼續向漢朝進貢。漢章帝選出三名勇士馴獅,他們很快就成功了成功激怒了雄獅,要吃人。
為了不被獅子吃掉,大家無奈之下,齊心協力把它打死了。然後,他們發現一個同樣可怕的問題這頭獅子是獻給皇帝的貢品,但是被他們弄死了。
為了避免被漢章帝降罪,他們尋思出了一個絕妙的法子剝下獅皮,由兩人鑽入獅皮扮成獅子,再由另一人扮演馴獸師,逗著獅子玩。於是,他們順利騙過了貴霜帝國的使者,就連漢章帝也信以為真。
這個傳說實在有點扯騙皇帝,這可是欺君大罪,要殺頭的。再說漢章帝和使者是何等樣人,會被這樣的把戲蒙騙嗎?傳說就算是真的,也無非是漢章帝仁厚,裝作不知罷了。而貴霜帝國的使者,雖然貌似很驕傲的樣子,但他們早被班超在西域打怕了,對上邦大國的皇帝心懷敬畏,也隻好跟著裝聾作啞。
無論真假如何,漢人馴獅成功了。這件事很快傳出宮廷,鬨得朝野皆知,老百姓歡欣鼓舞,認為這是為國爭光的大好事。
從此,民間漸漸興起舞獅表演。東漢史學家班固在《禮樂誌》中就已提到過獅戲。三國時期,魏國人孟康在《象人》中也寫道若今戲如蝦,獅子者也。到唐朝,舞獅已經是皇帝都愛看的宮廷娛樂節目。五代十國時期,中原居民為避戰亂大舉南遷,舞獅隨之傳入嶺南地區。
如今,無論海內外,凡有華人之處,必有舞獅。作為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舞獅已成為中華同胞文化同源的象征。
喜歡跟著姓名學國學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跟著姓名學國學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