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悔亡。
悔恨消失。
為什麼悔恨會消失?
結合上下文很好理解,如果我們對彆人不抱太高的期望,認真做好自己,悔恨就消失了。
當然,單打獨鬥乾不成大事。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充分借助外部力量,也是做好自己的一個關鍵環節。
安史之亂爆發後,為登基和平叛,李亨借助了所有可以借助的力量,卻也沒抱不切實際的幻想。
安祿山攻克潼關,兵鋒直指長安時。李亨已先與心腹密定政變之策,又派心腹宦官李輔國以對付楊國忠為由,秘密拉攏唐玄宗的衛隊長、左龍武大將軍陳玄禮。
因此唐玄宗從長安出逃那一刻開始,命運便已注定。
當時三千餘人的護駕隊伍,太子李亨的人馬占有兩千多人,其中還包括最精銳的飛龍禁軍。而且,李亨的兩個兒子廣平王李豫和建寧王李倓一起擔任了唐玄宗的“典親兵扈從”。
所以,如果沒有李亨的暗中授意,馬嵬驛兵變不起來。
李亨發動兵變,除了殺死楊國忠,逼死楊貴妃外,想做的事當然還有很多。但禁軍統領陳玄禮在處死楊貴妃後,率先向唐玄宗表示效忠,於是一切戛然而止。
李亨毫不猶豫地果斷收手。
他沒有糾結陳玄禮的態度轉變,也沒有執意立刻登基為帝,隻是迅速做出抉擇。父子倆分道揚鑣,唐玄宗西行川蜀,而李亨則分兵北上,直抵朔方軍治所靈武後,才登基為唐肅宗。
大事至此方定。
隨後,唐肅宗急召大將郭子儀回軍靈武,與李光弼同討叛軍,又命宗正李承寀往借回紇兵,以增強軍事力量。
回紇部落閃亮走上曆史舞台。
回紇人是遊牧民族地區最早過渡到城市生活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於新疆一帶。他們本是鐵勒諸部的一支,在隋末唐初便逐漸強大起來。
在協助唐軍平定安史之亂以前,回紇人已開始接受唐朝管轄,並多次協助唐軍平定內亂。比如唐太宗貞觀年間,回紇人配合唐軍消滅了薛延陀政權。
平定安史之亂後不久,回紇上表唐朝奏請改名回鶻,意為族人善於騎射,駕馬飛奔“回旋輕捷如鶻”。公元840年,唐朝已入亂世,無力保護屬國。回鶻政權覆滅於異族之手,回鶻貴族與部眾部分南遷融入華北漢族;部分西遷建立了西州回鶻、高昌回鶻等新國家,成為維吾爾族的祖先。
李亨集結的唐朝大軍以正副元帥廣平王李豫、郭子儀為中軍,李嗣業為前軍,王思禮為後軍,其中包括朔方軍以及回紇、西域之兵共計十五萬餘人,號稱二十萬。為與回紇交好,李亨命廣平王李豫與回紇太子葉護結為兄弟,李豫為兄,葉護為弟。
有回紇人參與的這支部隊表現出強大的戰鬥力,在長安西香積寺北斬敵六萬餘人,大破叛軍後一舉收複長安。
回旋輕捷如鶻的回紇軍隊看到長安城的花花世界,眼花繚亂,迫不及待想大肆搶掠一番。
這不怪他們。因為唐肅宗為收複長安,在借助回紇兵力時早已約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皆歸回紇。”
幸好廣平王李豫以兄長之姿,對回紇弟弟葉護太子說“東都洛陽未複,我們如果大肆搶掠,洛陽人一定會幫助叛軍死守。”
葉護太子聞言,跳下馬跪拜著抱住李豫的腳說“我即刻率軍前往東京。”
百姓、軍士以及各族人聞訊,紛紛哭泣著拜服李豫,說“廣平王真不愧漢夷各族的主人!”
唐肅宗得知後也很高興,自認“不如廣平王。”
長安安全了,但洛陽沒有這等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