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突通,複姓屈突,字坦豆拔,昌黎徒何,奚族,北周到唐朝時期名將,北周邛州刺史屈突長卿的兒子。剛毅武略,善於騎射,北周時期,起家司衛都中士。隋朝初期,任左衛司馬,襲封邑川縣公,遷左勳衛車騎將軍,遷左親衛府大都督、隴右群牧使。奉公正直,官民敬畏,隋煬帝楊廣在位時期,參與征討高句麗,升人右光祿大夫、左武候將軍,平定楊玄感叛亂,遷左驍衛大將軍、關中討捕大使,鎮壓農民起義,隋煬帝南巡江都,授左光祿大夫、衛大將軍、長安留守。阻止唐國公李淵進軍,兵敗被擒,授兵部尚書、蔣國公,跟隨秦王李世民平定薛舉父子、王世充,拜工部尚書。玄武門之變後,出鎮洛陽,拜洛州都督、左光祿大夫。卒於任上,終年七十二歲,獲贈左仆射,諡號為忠,圖形於淩煙閣。
屈突通,父屈突長卿,是北周的刺史,屈突通自幼性格剛直、堅毅,擅長騎射,且頗好武略,年輕時仕隋為虎牙郎將,後任右親衛大都督。奉隋文帝楊堅之命到隴西一帶,巡查直屬朝廷的牧群,屈突通秉公執法,共查出兩萬多匹隱馬。隋文帝聞訊後大為震怒,欲將罪臣太仆卿慕容悉達及一千五百多名管事的官員全部處斬,屈突通於心不忍,便向隋文帝求情“人命至重,人命至關重大,人死不能複生。陛下用最仁慈的政令撫育天下,難道容許因為牲畜財產而在一天之內殺戮一千五百人!臣鬥膽敢以死請命!”隋文帝怒視並且大聲斥責屈突通。屈突通繼續說“臣情願自身受殺戮,來免除千餘人的死罪。”隋文帝此時方才明白,於是說“朕不明此理,竟然到這個地步,應當免除慕容悉達等人的死罪,表彰你的好建議!”於是,免除了眾人的死罪。
經過這件事,屈突通在隋文帝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漸重用,升右武侯車騎將軍。屈突通為人正直,秉公辦事,即便是親屬犯法,也依法製裁,決不包庇寬容。當時他的弟弟屈突蓋任長安縣令,也以嚴整而知名,因此民間順口流傳“寧食三鬥艾,不見屈突蓋,寧服三鬥蔥,不逢屈突通。”由此可見人們對他們的敬畏心理。
隋文帝駕崩,太子楊廣即位,是為隋煬帝,授備身郎將、正議大夫。隋煬帝深知自己的皇位是采取了種種手段奪來的,幾個弟兄對他當皇帝都不滿意,為防止意外,隋煬帝決定將他們分彆召回京師,再做處理。隋煬帝便派屈突通持隋文帝璽書去晉陽征漢王楊諒入朝,原來隋文帝曾與楊諒秘密約定“如果有璽書召你,驗看敕字加點,還要與玉麟符相合,那麼就能上路。”楊諒見到璽書與原約不能驗證,便知已經出事,於是盤問屈突通,屈突通閃爍其詞而不回答,楊諒隻得將屈突通放回長安,不久楊諒便起兵造反。
司徒楊素之子楊玄感,趁隋煬帝第二次征高麗之機,舉兵造反,由於楊玄感不善用兵,錯誤地攻打東都洛陽,結果遭到政府軍的頑強反擊。這時,遠在遼東的隋煬帝已率隋軍主力回師,命虎賁郎將陳棱進攻據守黎陽的元務本,屈突通與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馳援東都洛陽。在東萊的來護兒也停止進攻高麗,還師西進,對包圍洛陽的楊玄感形成反包圍態勢。楊玄感接受李子雄、李密的建議,率軍西進,準備奪取關中,待楊玄感軍到達閿鄉時,耽誤了寶貴的三天時間,此時屈突通、宇文述、衛文升、來護兒等各路隋軍已經追上,隋軍且戰且進,一日內三勝。隋軍在皇天原與楊玄感決戰,大勝,楊玄感僅率十餘騎逃往上洛,楊玄感自知大勢已去,乃命楊積善將其殺死,起兵遂告失敗,屈突通以功遷左驍騎衛大將軍。
延安人劉迦論據雕陰起兵反隋,自稱皇王,建元大世,其眾號稱十萬,與稽胡劉鷂子義軍呼應,隋煬帝任命屈突通為關內討捕大使,發關中兵進討。屈突通率軍進至延安,按兵不動,敵軍以為隋軍膽怯,屈突通則宣布要撤兵,來放鬆敵人的警惕。同時,屈突通暗中率兵前往上郡,劉迦論不明敵情,率部南進,距屈突通軍七十裡紮營,分兵絢地。屈突通乘其無備,夜簡精甲襲之,斬殺劉迦論並起義軍萬餘,虜老弱數萬口,並於上郡南山築京觀,起義失敗。
此後,隋朝廷政治日益腐敗,各地農民不斷揭竿而起,而隋軍則軍無鬥誌,很多將領皆戰死,惟有屈突通與農民軍作戰時非常慎重,所以雖然沒有大捷,但是從沒戰敗過。隋煬帝南下江都宮,令屈突通率部隨代王楊侑鎮守長安。
李淵在太原宣告起兵,以四子李元吉為鎮北將軍、太原太守,留守晉陽宮,負責太原事宜,自統甲士三萬於晉陽誓師出發,並發布檄文,告諭尊立隋代王楊侑之意。爾後沿汾水南下,經雀鼠穀,進屯賈胡堡。代王楊侑派虎牙郎將宋老生,率精兵二萬駐守霍邑,另派屈突通率驍果數萬駐守河東,與宋老生遙相呼應,以拒李淵。李淵計誘宋老生出城,兩路夾擊,大敗隋軍,占領霍邑,打開了進軍關中通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李淵軍攻取霍邑後,沿汾水南下,占臨汾,克絳郡,進至龍門,屈突通率軍數萬屯守河東,準備阻止李淵軍入關。時李淵軍司馬劉文靜引突厥大將康鞘利率兵匹趕到,使李淵兵力大增,李淵軍到汾陰,招撫關中農民軍首領孫華,命其先行渡過黃河,並派左、右統軍王長諧、劉弘基及左領軍長史陳演壽、金紫光祿大夫史大奈,率步騎兵六千渡河至梁山紮營,以待大軍。
此時,屈突通的處境非常艱難,正如李淵所分析的那樣“屈突通精兵不少,與我軍相隔僅五十餘裡,但不敢來戰,足以證明他的部下已經不為屈突通效命了。但是屈突通害怕上邊怪罪,又不敢不出戰。若他親自率軍過河進攻你們,那我就進攻河東,河東肯定守不住。若是屈突通全軍守城,那你們就拆毀河上的橋梁。這樣前麵扼住他的咽喉,後麵攻擊他的後背,他不逃走必定被我們擒獲。”屈突通派虎牙郎將桑顯和率數千名士卒乘夜襲擊王長諧等軍,起初進展順利,但孫華、史大奈率輕騎從側後襲擊桑顯和軍,隋軍敗回河東。李淵率諸軍包圍河東,但河東城高險峻,加上屈突通又善於守城,使李淵軍難以很快攻下,李淵隻好留一部兵力繼續圍城,親率主力渡河西進,威逼關中。
屈突通聞知李淵要攻打長安後,留下鷹揚郎將堯君素守河東,自己率部自武關出藍田回救長安,至潼關附近,被劉文靜部阻遏,不得進。時隋將劉綱守衛潼關,屯軍都尉南城,屈突通欲與劉綱合兵,李淵軍左統軍王長諧率部搶先襲占都尉南城,斬殺劉綱,屈突通被迫退守都尉北城。
屈突通在此與唐劉文靜相持月餘,急於進軍,便派桑顯和夜襲劉文靜軍營,桑顯和率軍攻破二柵,惟劉文靜一柵久攻不下。桑顯和率軍再戰,李淵軍死數千人,並箭射劉文靜,使其士氣大減,已露敗相。此時桑顯和卻因軍士疲憊,停止進攻,就地開飯,劉文靜抓住戰機,派兵重起營柵,時有遊軍數百騎自南山擊隋軍背,三柵之兵也呐喊而出,前後夾擊,桑部全軍覆沒,桑顯和僅以身免。
此戰後,屈突通的處境愈加窘迫。有人勸屈突通投降,屈突通哭道“我蒙受國家厚恩,侍奉二主,陛下對我的恩寵照顧非常優厚,拿著人家的俸祿而在困難時背叛,怎能逃避國難?隻能以死報國!”還摸著自己的脖子說“應當為國家挨一刀!”屈突通慰勞勉勵將士時,沒有不痛哭流涕的,大家對此也很感動。
此時,已李淵攻占長安,並派其家僮去招降屈突通,屈突通當即將家僮殺死,屈突通聞長安已失,家屬都被李淵所俘,便命桑顯和鎮守潼關,自率主力東去,準備去洛陽投奔越王楊侗。屈突通剛走,桑顯和便獻潼關降於劉文靜,劉文靜派副將竇琮、段誌玄等率精騎與桑顯和去追擊屈突通。屈突通在稠桑為劉文靜軍追上,遂結陣自守,竇琮派屈突通的兒子屈突壽去勸說他,屈突通罵道“往昔與你是父子,就是仇敵了。”並命令身邊的人用弓箭射屈突壽。
桑顯和對屈突通的部眾說“京師陷落,各位都家住關西,為何還要向東去?”眾人聞聽此言,全都扔掉兵器投降。屈突通見大勢已去,下馬向東南方向再三跪拜,並號哭道“臣力儘兵敗,沒有辜負陛下,天地神隻,實所鑒察。”遂被迫歸降,擒送長安。與李淵見麵後,李淵問道“為何相見得這麼晚呢?”屈突通哭道“我未能儘人臣的忠節,所以到了這個地步,讓本朝蒙羞,實在是愧對代王。”李淵對他的行為讚賞不已“這是隋朝的忠臣啊。”下令將屈突通釋放,並授兵部尚書,封蔣國公,為秦王李世民行軍元帥長史。
屈突通歸降後,即奉命到河東城下招降堯君素歸降,堯君素看到屈突通,欷不自勝,屈突通也淚濕衣襟,他對堯君素說“我軍已經失敗,唐王義旗所指之處,無不響應,事情已到了如此地步,你還是早些歸降為好。”但堯君素態度堅決“您身為國家大臣,主上委任您以防衛關中的重任,代王將社稷都托付給您了,您為什麼背棄國家而投降呢?還替人家作說客呀!您所乘之馬,就是代王賞賜的,您還有什麼臉騎著這匹馬呢!”屈突通歎息道“唉!君素,我是力儘圖窮才來的!”但堯君素不聽,說道“我的力量還未用儘,何必再多說!”屈突通無奈,隻好退走。
李淵在長安稱帝,割據隴西的西秦霸王薛舉病亡,其子薛仁杲繼位,李淵命李世民率軍進攻薛仁杲,屈突通作為李世民的行軍元帥長史,也隨軍出戰。李世民在淺水原大敗薛仁杲軍,斬首數千級,並乘勝追擊,包圍折摭城,迫降薛仁杲。當時珍寶堆積如山,諸將都爭相奪取,而屈突通卻秋毫不犯,唐高祖聞知此事後,對屈突通說“你清正奉國,著自終始,名下定不虛啊。”特賜金銀六百兩、彩物一千段。
正當唐朝謀進兵中原,劉武周在突厥支持下向唐河東發動進攻,攻城略地,多次擊敗唐朝援軍,關中震駭。李世民率兵征討劉武周,屈突通也隨軍前往,劉武周軍戰敗,李世民率軍追擊,數次大敗其軍,徹底消滅劉武周割據勢力。此時,劉武周大將尉遲敬德前來歸降,尉遲敬德作戰勇猛,多次戰敗唐軍,李世民對尉遲敬德的歸降非常高興,但屈突通怕尉遲敬德會反複,所以出於李世民的安全,多次向李世民提起此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後來,劉武周部將大多又叛唐而去,唐軍諸將懷疑尉遲敬德也會叛離,將他囚禁在軍中,屈突通與尚書殷開山又向李世民進言道“尉遲敬德剛剛投降,思想感情還沒有歸順,這人非常勇猛剽悍,關押的時間又長,已被我們猜疑,必然產生怨恨。留著他隻怕會留下後患,請立即殺了他。”雖說李世民未聽屈突通之言,但對屈突通的忠心還是非常感動的。
洛陽王世充稱帝,利用唐軍無暇東顧之機,奪取了唐在河南的部分州縣;河北竇建德實力增強,多次擊敗在河北的隋、唐軍。於是,唐高祖決定進兵中原,采用先鄭後夏,各個擊破的方略,命李世民領八總管二十五將,統兵八萬餘東擊王世充,屈突通以本官判陝東道行台仆射,從李世民討王世充。當時,屈突通的兩個兒子們都在洛陽,唐高祖想探試他的心意,便函對他“東征的事情,如今想委托給你,但是你的兩個兒子怎麼辦呢?”屈突通回答說“此行臣願意作為前驅,兩個兒子如果因此而死,那是他們的命,臣不會以私情妨礙公義。”唐高祖感歎道“烈士為保全節操而死,我是見到了。”
李世民攻占東都外圍重地慈澗,王世充退保東都,李世民決定先掃清洛陽外圍然後攻城。李世民率五百騎巡視戰場,至魏宣武帝陵時,被突然而至的王世充所率萬餘步騎兵包圍,王世充驍將單雄信挺槊直逼李世民,唐將尉遲敬德及時躍馬大呼,橫刺單雄信落馬,王世充軍稍退。尉遲敬德護衛李世民殺出重圍,此時屈突通已聞訊率大隊唐軍趕到,大敗王世充軍,活捉其冠軍大將軍陳智略,斬首一千餘級,俘排稍兵六千,王世充隻身逃脫。
屈突通與讚皇公竇軌帶兵巡營,猝與王世充軍遭遇,交戰不利,李世民即率玄甲隊馳赴救援,大敗王世充軍,俘其騎將葛彥璋,斬俘六千餘人,王世充逃回洛陽。李世民移軍青城宮,營壘未就好,王世充即率軍2萬出洛陽方諸門,憑借舊馬坊牆垣溝塹,依托穀水抵禦唐軍,唐諸將皆懼。李世民登北魏宣武帝陵觀察敵情,見王世充悉眾而出,遂抓住戰機,命屈突通率步卒5000渡穀水進擊,並令其“兵交則縱煙”。交兵後,屈突通令部下放煙,李世民見煙起,親率騎兵南下,與屈突通合力奮擊,王世充也率部殊死抵抗,其部多次被唐軍衝散,又迅即聚合。雙方激戰半日,王世充被迫退兵,李世民縱兵追擊,直到城下,斬俘七千人,趁勢包圍洛陽,王世充隻得據城自守。
唐軍將要圍攻洛陽時,王世充便派使者向竇建德求救,竇建德遂率十餘萬大軍西援洛陽,進屯虎牢東廣武山,並在板渚築宮,與王世充相呼應,威脅唐軍側背。麵對洛陽堅城未下、竇軍驟至的危急情況,李世民召集眾將商議對策,屈突通、蕭瑀、封德彝等多數人認為“我軍疲憊不堪士氣低落,王世充憑借堅城固守,不容易很快攻克,竇建德挾勝利之勢而來,士氣高漲銳不可擋,我軍腹背受敵,不是好辦法,不如撤退保守新安,以便等待時機。”但李世民最終采納了宋州刺史郭孝恪、記室薛收的建議,決定擴大戰役範圍,采用圍城打援的戰法,以求“一舉兩克”,命屈突通隨齊王李元吉繼續圍困洛陽,親率精兵步騎進駐虎牢。同時李世民還將自己的衛兵半數兵力分給屈突通,以保護李元吉。
李世民在虎牢之戰中全殲竇建德援鄭大軍,唐軍主力旋即回師洛陽,王世充見大勢已去,被迫率太子、群臣等101novel.com00餘人投降,此戰的勝利,為唐最終統一全國取得了關鍵性的勝利。屈突通論功第一,不久拜陝東大行台右仆射,鎮守洛陽。幾年後,召屈突通回朝拜為刑部尚書,屈突通以不熟悉法律條文為由,再三辭謝,後轉為工部尚書。
李世民率屈突通、長孫無忌、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節、秦叔寶、段誌玄、張士貴等發動玄武門政變,伏殺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李淵立李世民為皇太子,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擔心洛陽發生動亂,派屈突通馳赴洛陽,以檢校行台仆射之職鎮守洛陽。李淵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大封功臣,屈突通因功賜封食邑六百戶。
屈突通病逝,享年七十二歲,唐太宗痛惜良久,贈予尚書右仆射,諡忠。屈突通有二子屈突壽、屈突詮,屈突壽襲爵。後唐太宗至洛陽,想起屈突通的忠節之事,拜屈突詮為果毅都尉,並賜予糧食布帛表示撫恤,屈突詮後官至瀛州刺史。唐太宗命人畫二十四功臣圖於淩煙閣,皆真人大小,屈突通名列其中,位於第十二名,與房玄齡配列太宗廟庭。
喜歡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