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先軫期望中的戰爭,隻是誰也沒想到的是,中國春秋史上最著名的一場戰役很快就要來了。
那就是城濮之戰!
戰爭雙方,正是楚國和晉國。
但這兩個諸侯國貌似一開始都沒想到會有這麼一場大戰,並且還載入了史冊,被冠之以中國冷兵器時代最經典的戰役之一!
其實,戰爭並不是晉國挑起的,也不是楚國挑起的,而是那個最講禮儀的中原老牌諸侯魯國挑起的!
魯國是迫於無奈,因為他的強大的鄰居齊國給魯國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本來,山東大地上這兩大傳統老牌諸侯已經和好,甚至還結成了親家。
隻是由於在齊襄公去世後,魯國在齊國公子糾和公子小白之間的奪位之爭中站到了公子糾一邊,結果站錯了隊。
公子小白當上了齊國國君,從此兩國大打出手。
齊國先贏了一場葛延之戰,然後魯國又贏了一場長勺之戰,雙方你來我往都把對方打得鼻青臉腫的。
但齊國畢竟是進入到了齊桓公時代,齊桓公可是春秋首霸。魯國終於打不過了,最終不得不屈從於齊國。
魯國服從齊國,服從得相當徹底。甚至齊桓公北伐山戎時,根據齊桓公要求,魯國是幫著齊國看著齊國的南大門的。
齊桓公去世後,魯國卻與齊國開始不和了。
原因是魯國積極改善與莒國的關係,而且在衛國的調停下,一直不和的魯國與莒國雙方和解,雙方訂立了盟約。
但這事引起了齊國的不滿。
齊國國君齊孝公認為,齊國雖然經曆了父親齊桓公去世後的一場內亂,但齊國仍舊是中原諸侯之長,即中原諸侯聯盟盟主。
既然齊國仍舊是盟主,那中原諸侯的事應該由齊國來牽頭。你魯國居然不經過齊國的允許,便私自和莒國搞結盟,這還了得?
齊孝公發兵討伐魯國,魯國當然也不肯認錯認輸。
齊國連續出兵幾次,雙方又互相扭打在一起。但畢竟是齊國國力強勁,魯國終於吃不消了。
魯國立即采取了幾條措施
第一,繼續保家衛國。
第二,派人向齊國求和。
第三,派人向楚國求援!
為什麼要派人向楚國求援?
魯國認為,現在整個春秋江湖,就楚國的肌肉是最強勁的。
如果楚國能夠出兵,給予齊國一些壓力,那齊國便會減輕對魯國的壓力。國與國之間嘛,應該講個戰略平衡。
而且,魯國人相信楚國是一定會給齊國壓力的。因為楚國手頭上有一枚棋子,那便是齊桓公的其中一個兒子公子雍。
齊桓公去世後,齊國內亂,公子雍流亡到了楚國。楚國人高度重視和禮遇公子雍,也希望這位公子雍將來能夠當上齊國國君。
唆使楚國出兵最好的理由便是宋國的事了。因為現在齊國國君齊孝公正是由宋國扶持上位的,齊宋之間的關係是相當的鐵。
楚國與宋國曾經爆發過泓水之戰,宋國被楚國打得滿地找牙,成為世仇。
但宋國人是很有個性的,對於楚國不講戰爭禮儀取得泓水之役的勝利相當憤怒。
非但不服楚國,而且如果不是因為整個宋國公族青年子弟在泓水之役中幾乎損失殆儘的話,宋國說不定還會主動進攻楚國。
魯國人的情報工作做得相當精細,他們知道楚國有一位好戰的主,那便是令尹成得臣。
成得臣個性張揚,他擔任令尹一職,是有些爭議的。成得臣需要更多的勝利來證明自己,鞏固自己的令尹之位,所以他需要戰爭。
魯國人去對成得臣講,說宋國現在與齊國打得火熱,對楚國極大不滿。
楚國雖然戰勝過宋國,但卻根本沒讓宋國服氣。
堂堂春秋第一強國的楚國,居然沒令宋國臣服,這說起來實在有損大楚威名。
而且,現在齊國也有意與楚國作對,希望楚國要引起重視啊。
楚國令尹成得臣正需要魯國的這些信息,他對楚成王的影響力當然是大的。
成得臣請求出兵討伐宋國,楚成王答應了。
楚成王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楚國國君,此次他要把宋國問題和齊國問題一並解決。
於是,公元前633年,楚軍出動了。
楚成王親自率軍討伐宋國,在討伐途中,楚軍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占了齊國的穀邑,將齊國流亡公子齊雍送到了穀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