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計劃其實並不完美,存在很大的運氣成分。
萬一電車壞了或者通勤車沒有準點,計劃就會失敗。
最重要的是,潘小五就算被車撞了,也不一定當場死亡。
可這是1942年徹底淪陷後的滬市,並不是井然有序的未來。
潘小五被撞就算不死也是重傷,得不到及時治療還是會死。
雖然另外一名特務會想辦法送他去醫院。
可等他傷得這麼重,等送去醫院也來不及了。
說到底,我利用的就是這個時代人命如草芥的特性來殺人。
如我所料,等救護車趕來的時候,潘小五已經死透了。
救護車離開,眾人散去,另外一名特務則在那裡等著收屍車到來。
雖然我始終站在人群外,但沒人注意到我。
即便我之前叫了潘小五的名字,也沒有人懷疑我,隻會認為這是意外。
更何況我還用最響亮的聲音讓潘小五注意電車。
在其他人看來,我是個好心人。
我知道朱玉珍在雜誌社樓上目睹了全過程。
等潘小五的屍體被收走後,朱玉珍走出雜誌社,看了我一眼,示意我跟著她。
等我跟著她走進小巷,她才駐足停下。
她問“你很喜歡江戶川亂步的小說嗎?”
我有些意外,沒想到被她發現了。
我的殺人計劃靈感的確是來自江戶川亂步的小說。
準確來說是他在1925年4月發表的短篇小說《紅色房間》。
這篇小說裡寫某人因為無聊而殺人。
殺人方式人為製造看似巧合的意外。
其中一次就是利用電車撞死了一個腿腳不便的老太太。
老太太來自鄉下,沒見過電車,所以很茫然。
在老太太走到電車軌道上的時候,那人故意大聲叫住老太太讓她注意安全。
老太太因此駐足轉身,而這時候電車正好駛來撞死了她。
我看到潘小五乘坐電車的時候,想到了這個故事。
不過,直接照搬故事裡的計劃是不可行的。
潘小五不是老太太,他腿腳方便,思維靈敏。
所以,我改良計劃,踩傷潘小五腳踝,讓他被通勤車撞死。
朱玉珍又問“如果沒有那輛通勤車,你的計劃就失敗了。”
“如果沒有那輛車,我會想其他辦法,總之肯定會達到你的要求。”
“聽起來你很擅長殺人。”
我沒有回應,不過我的確很擅長殺人。
觀察目標、製定計劃、實施計劃已經成為我生活中最大的樂趣。
我說“不管怎樣,我達到了你的要求。”
朱玉珍說“的確你做到了,不過我還有一個疑問。”
“什麼?”
“江戶川亂步那篇小說發布於大正14年,從來沒在華夏刊登過,你是怎麼看到的?”
我愣住,我忽略這一點。
我更沒想過朱玉珍竟然也看過這篇小說。
這不是很矛盾嗎?既然沒在華夏刊登過,那朱玉珍又是怎麼看到的?
她剛才沒有說1925年,而是說大正14年,這是不是意味她是個r國人?
沒錯了,服部千羽信任的人,隻能是r國人。
可朱玉珍到底是什麼人?她不會也是特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