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軍的會盟地點是在長安,長安地處關中,關中此地又是形勝。
關中,是指“四關”之內,即東潼關、西散關、南武關、北蕭關。
關中南倚秦嶺山脈,渭河從中穿過,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四麵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難攻,從戰國時起就有“四塞之國”的說法。
所以,漢代的張良便用“金城千裡”來概括關中的優勢,並勸說劉邦定都關中。
戰國時期,張儀向秦惠王陳說“連橫”之計,就稱頌關中“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貿,沃野千裡,蓄積多饒”,並說,“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
關中從鄭國渠修好以後,就成為了物產豐富、帝王建都的風水寶地。
秦漢兩代,皆以關中作為一統天下的資本,不是沒有道理的。
由此可見,大秦國的目的無非是奪取關中,以此來獲得戰略上的優勢。
原本南陽在我方的手中,隻要再攻取武關,我方也就有了退路。
結果曹操借著結盟的由頭,借著天子的名義,將南陽給索要了回去。
如此一來,關中的南部和東部都成了曹操的地盤,至於北部和西部就是大秦國的地盤。
而對我方來說,關中無疑成了一塊飛地,出兵尚需經過曹操的地盤。
戰後,曹操隻需關閉武關,便可以將我軍困死在關中。
關閉武關,我軍就沒了退路,甚至會被切斷糧道,乃是一個必死的局。
想到這裡,我也察覺到了此中的關鍵所在,那就是南陽!更確切地說,應當是武關!
但是在南陽境內,曹操留下了於禁的兩萬大軍,這還不包括武關的駐軍。
有了曹仁的前車之鑒在,於禁必定會堅守不出,如此一來宛城必定不好打。
拿不下宛城,就無法去取武關,否則就會被於禁切斷糧道。
也就是說,現如今我方明知道破局的關鍵所在,但卻拿曹操毫無辦法!
“砰!”
我一拳重重地砸在幾案上,幾案頓時四分五裂,王猛的臉不禁更黑了。
見我發怒,眾人更是鴉雀無聲,大帳內也陷入了一片死寂。
周瑜、王猛、魯肅、陸遜、陳慶都在思考著破局之法,其他武將則是滿臉怒容,對我方的被動感到憤怒。
眾將越想越怒,不禁對王猛怒目而視,都快衝上去把王猛撕碎了。
可憐王猛一片公心,確實想著要抵禦外辱,卻忘記了現在的大漢已經不是昔日的大漢。
而是由一群諸侯、軍閥組成的,一個支離破碎的大漢,一個大權旁落的大漢。
如今的漢室,天子早就沒有了多少權利,而成了一個傀儡。
天子之下,大權都掌握在曹操的手中,曹操才是當之無愧的無冕之王!
王猛的公心是被曹操給利用了,成了雙方結盟的中間人,用來出使我方。
而在我對王猛這一大才垂涎欲滴,忘記了其他事情的時候,曹操的計劃就已經開始了。
所謂一葉障目,我方的眼睛都已經被蒙蔽了,頭腦也早就被衝昏了。
想當初,武將們都嚷嚷著要隨我北上,然後建功立業。
就連周瑜也放棄了荊州刺史之位,在收到曹操的邀請後,想要隨我一起北上。
更不要說其他人了,有多少人想要去建功立業的?恐怕隻有魯肅、張昭才是堅定的和平派吧?
一開始,魯肅、張昭不同意,我以為二人是有彆的想法。比如,後勤問題;比如,勞師遠征,對休養生息無益;比如,我軍以步兵為主,異族以騎兵為主,雙方戰力懸殊等等。
結果還得是我的魯肅大戰略家,看破了曹操的意圖,竟是想要置我方於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