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兵分三路,東進,南下。
第一路,柱國——於謹為主將,柱國——姚襄為副將,大將軍——姚萇、宇文護、尉遲迥,大丞相之子——宇文成都為部將。
第二路,柱國——獨孤信為主將,柱國——乞伏國仁為副將,大將軍——呂光、賀拔嶽、趙貴、李虎為部將。
第三路,柱國——宇文述為主將,柱國——爾朱榮為副將,大將軍——楊忠、賀拔勝、李弼、李遠為部將。
此三路為前鋒,先行出發,意在橫掃安定、漢陽、北地。
神擋殺神,佛擋殺佛,摧枯拉朽。
三路前鋒之後,乃是宇文泰親率的五萬戍衛軍,最後則是苻堅、宇文邕率領的兩萬禦林軍。
十八萬野戰軍,五萬戍衛軍,兩萬禦林軍。
總計二十五萬鐵騎,五十萬匹戰馬,浩浩蕩蕩。
三路前鋒自出發以後,至今已經過了三日,前鋒部隊也已經進入了三郡。
其中,於謹這一路大軍的動向很快就被吳才給發現了,然後吳才選擇了避其鋒芒的策略。
吳才原本率軍駐紮在隴西、漢陽的邊境地區,等到於謹大軍到來後,他立馬就率軍離開了。
第一站,吳才將趕往冀縣,向魏延、丁奉通知這一消息。
而如今,雙方加起來也就一萬五千人,其中可戰之兵也就堪堪過萬而已。
於謹大軍卻有六萬之多,且都是騎兵,吳才、魏延、丁奉很難取勝。
為今之計,三人隻能選擇困守孤城,想辦法將於謹大軍給拖住。
隻要能設法將對方給拖住,不讓他們輕易北上或者東進,吳才、魏延、丁奉就算完成任務了。
而於謹大軍此來的目的,卻有兩個,過程中他們更是直接一分為二了。
一部分是於謹、宇文成都率領的兩萬偏師,繼續南下武都,意圖不明。
第二部分是副將——姚襄率領的四萬主力,帶著姚萇、宇文護、尉遲迥三將,繼續直撲冀縣。
這一路的意圖十分明顯,顯然是要拿下冀縣,全殲吳才、魏延、丁奉所部。
第二路是由獨孤信率領的大軍,他們從金城東進,直撲高平。
這一路秦軍,孫策方早有防備,早就盼星星盼月亮盼著了。
而在孫策的情報裡,秦軍大約有十二萬,然而現在隻來了六萬。
孫策對十二萬秦軍鐵騎尚且不懼,又怎麼會怕了區區六萬呢?因此一場惡戰在所難免。
隻不過秦軍的東進路上有一個絆腳石,那就是由陳慶駐守的臨涇,要下高平必先拿下臨涇!
第三路是由宇文述率領的大軍,他們從金城經武威,直奔北地。
在北地的治所——富平,原本駐紮著大約三萬四州聯軍,但現在他們在周瑜的邀請下已經南下蕭關了。
也就是說,如今的整個北地境內,並無大漢聯軍的任何一支軍隊在。
而這一路秦軍的目的也十分明顯,那就是收複北地,直撲蕭關。
隻要再拿下蕭關,秦軍便可掌控住戰役的主動權,距離勝利也隻剩咫尺了。
因為蕭關實在太重要了,它不僅是北地的南大門,同時也是整個關中的北大門。
等到秦軍將之拿下,進可威脅安定——江東軍主力的側翼,又可直撲關中。
然而,原本駐守在蕭關的周瑜卻在與趕來的四州聯軍彙合之後,直接就下令撤退了。
這真是令人大跌眼鏡,實在是摸不準周瑜的意圖,而秦軍現在對此也並不知情。
從兵法上來講,秦軍都是騎兵,大漢聯軍都是步兵。
若是野戰,步兵根本不是騎兵的對手,騎兵野戰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