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伯言,說說你的看法!”我笑著說道。
“主公請看,臨涇此地緊鄰涇水,而漢陽與安定交界幾乎都是山。山脈與臨涇之間雖然有通道,但並不利於十數萬騎兵通行!咱們若在此處建一座要塞,那麼秦軍要想通過便寸步難行!屆時,我軍隻需委派一軍,占據險要。然後布大軍於臨涇,那麼秦軍就隻有兩個選擇了!要麼突破我軍駐守的要塞,然後避開我軍主力,繼續南下!要麼就在臨涇與我軍決一死戰,如此一來,主公的計劃便能實現了!”陸遜侃侃而談道。
“哈哈哈!伯言不僅決戰之地與我想的一樣,就連想法也是如出一轍!”我笑著說道。
“既然如此,主公,咱們就依計行事?”陸遜問道。
“嗯,不錯,伯言,我把計劃交給你去安排,你隻管依計行事!不過有一點,你還需注意!”我交代道。
“主公但說無妨!”陸遜回答道。
“秦軍隨時都會到來,可能就這幾天,也可能十天半個月。你一定要安排穩妥之人前往,且要告誡他務必要儘快完成布置,否則計劃失敗,我軍危矣!”我提醒道。
“主公,您就放心吧!”陸遜說道。
“好了,去吧!我也要準備動身,然後前往臨涇布陣了!”我說道。
“喏!”
…………
五天之後,臨涇。
短短五日,臨涇已經今非昔比,再也不僅僅是高平的門戶城池了。
五日前,臨涇城內隻有陳慶的七千白袍軍;
五日後,這裡已經雲集了十五萬大軍。
隻見臨涇城外,三座大營一字排開,每座大營內都有五萬大軍。
位於中間的乃是我本人親自坐鎮指揮的中軍大營,雖然人數也是五萬,但卻都是輔兵。
其中還有一萬是當初攻陷高平,然後收降的一萬降卒,並且沒有大將。
考慮到這一點,我從左右兩軍先後調來了宋謙、賈華、龔都、劉辟——四名校尉。
右軍乃是鄧艾、鄧羌指揮,其中有兩萬精銳,以及三萬輔兵。
左軍乃是黃忠、孫翊指揮,同樣有兩萬精銳,以及三萬輔兵。
陳慶的七千白袍軍則繼續坐鎮臨涇,一起的還有兩千餘無難軍,負責在關鍵時刻作為奇兵使用。
“報——!”這時,有信使趕到。
“說!”我在中軍大帳接見了他。
“主公,伯言將軍親自坐鎮西邊要塞,特要小人來通知主公!伯言將軍說,他絕不會放一個秦軍過去的,定會迫使秦軍前來臨涇與主公決戰!”信使說道。
“伯言親自坐鎮嗎?他帶了多少人,又做了哪些布置?”我隨即便問道。
“回主公,伯言身邊有一萬輔兵,另有一萬輔兵留在了高平,負責看守城池和大軍糧草!此外,伯言將軍說了,請主公無需憂慮,隻管放心便可!”信使回答道。
“哦,既然如此,那我就放心了!”我說道。
“主公,這是伯言將軍立下的軍令狀!”信使說完,從懷中掏出了一封書信。
我伸手接過,然後拆開信件,一目十行地看了起來。
少頃,我看過書信,不自覺地就長舒了一口氣。
沒想到陸遜會親自接下如此重要的任務,不過也好,除了他以外確實也沒有更加穩妥的人了。
畢竟大將們都被我派了出去,身邊也隻有十個將領,陸遜也確實穩妥啊!
不僅如此,原本我是讓陸遜守備高平的,但這會想來,陸遜如此做確實更加穩妥。
畢竟守住了臨涇和西邊要塞,秦軍便很難突破了,高平處穩如泰山。
相比之下,反倒是西邊要塞比之高平要更加重要,畢竟那裡才是此戰的重點。
秦軍想要南下,要麼選擇從臨涇,要麼從陸遜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