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經作出了要返回西陵,速平二州,支援甘寧的決定。
那我軍也到了要離開宛城的時候了,但在離開宛城之前,尚有一件事情要先行處理。
那就是留下一支軍隊駐守宛城,雖然南陽此地對我方來說不太重要,但南陽畢竟是連接武關與二州的通道。
唯有占據南陽,武關才能和二州連成一片,否則就成了一塊飛地。
因此,在離開宛城之前,我尚需要決定該留下哪些將領才可。
如今,在宛城之中名將雲集,可能夠選擇留下的人選並不多。
比如,黃忠尚有一獨子在金陵,因此黃忠肯定不能留下。
比如,鄧羌作為南陽本地人,陳慶作為鄧家的乘龍快婿,二人也不適合留下。
比如,薑維、張蠔、孫翊三人已經堅決表示要跟隨在我身邊,因此也都不能留下。
如此一來,能夠選擇留下的將領也就隻有太史慈、韓當、孫河、陸遜、沈慶、傅肜,隻有這六人可供選擇了。
而南陽此地,雖然不重要,但畢竟昔日乃是一大郡。
若非我已經知曉了曹軍的命運,不然以昔日曹軍那強大的實力,南陽此地也必然是要委派重兵留守的。
雖然如此,但最終,我還是決定留下一整支軍團的編製在此留守。
最後,太史慈擔當重任,以主帥的身份在此坐鎮。
除了太史慈以外,陸遜留下擔任副帥,再輔以沈慶、傅肜為部將。
再加上武關那邊的鄧艾,如此一來,南陽武關軍團也算是成立了。
於是乎,我留下了四員將領,外加兩萬大軍。
之後,我軍從容南下,陳慶、鄧羌作為前鋒先行。
畢竟我軍南下西陵,一路上需要途徑襄陽、安陸二郡,如今二郡皆在四大家族的掌控之中。
雖然荊州四大家族和我方並未開戰,但此時荊州的局勢,卻和爆發戰爭相比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了。
因此,我派遣陳慶、鄧羌先行,也就有了兩個好處。
其一,我方大軍行進,曆來是有分前中後三軍的習慣。
其二,陳慶、鄧羌畢竟都是鄧家人,作為前鋒也有利於讓鄧家作出選擇。
畢竟陳慶、鄧羌都回來了,隻要荊州四大家族不傻,那必然也會知曉是我本人回來了。
屆時,我相信四大家族中的大部分人都會作出正確的選擇,此乃我此行計劃中的分化瓦解也。
九月,我率領四萬大軍離開宛城,大軍開始南下。
同時,作為前鋒先行的陳慶、鄧羌已經率軍抵達新野,原曹軍的新野守將——史渙投降。
就此,新野全城落入了我軍之手,鄧芝也與鄧羌之間兄弟相見。
九月中旬,我率領大軍抵達新野,我在這裡也見到了鄧芝。
之後,我委任鄧芝為新野縣令,繼續坐鎮此地。
至於史渙,他本是曹軍將領,如今投降了我方。
對於如何安置史渙,我想都沒想,直接大手一揮讓他做了南陽都尉。
原本史渙隻是無奈投降,誰成想因禍得福,居然被我委以重任。
這一下子,史渙就算原本不是真心投降的,現在也得真心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