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王猛說的雖然有道理,又深諳我心,但能否服眾卻是一個問題。
果不其然,就在王猛話音剛落之際,其弟子諸葛亮當即就站了出來。
“主公、王師!天下皆是天子的領地,我方應當與曹丞相齊心協力,共同出兵對付異族啊!倘若異族不滅,則漢不為漢,四百年大漢的基業也必將毀於一旦啊!”諸葛亮不禁勸說道。
聞言,王猛不禁搖頭歎息,顯然是對自己的這個弟子感到無語了。
不過王猛也是理解諸葛亮的,王猛本來也是一心向漢之人,和諸葛亮一樣。
可在一年前,長安被攻破之時,王猛已經對大漢徹底失望了。
長安可是大漢的舊都!劉裕又是漢室宗親!
結果劉裕與異族勾結,導致長安、潼關相繼淪陷,大漢諸侯聯軍也為之慘敗!
從那一刻起,王猛就對大漢再無一絲一毫的忠心,也是徹徹底底地死心了。
就連漢室宗親都隻為自己,不為大漢,他一個寒門官員又為大漢操什麼心呢?
反觀諸葛亮,他果然還是和另一世一樣,依舊還是那個為了大漢可以鞠躬儘瘁,死而後已的諸葛武侯!
“主公!肅以為,當此之時放棄南陽、徐州,與曹丞相在天子的見證下稱王方為最佳!
昔日高祖有言,非劉姓不得稱王,否則天下共討之。可要是由天子親自冊封,主公稱王便可謂是名正言順!如此一來,我方的軍心、民心必將為之一振,這對於主公的事業來說也必然是最大的幫助!”魯肅起身說道。
“唔——!子敬之言也不無道理!”我不禁點頭讚許道。
說實話,我現在並無稱王的打算,畢竟一切還為時尚早!
可畢竟眾人對此不知道,他們又不知曉我心中的想法,因此魯肅的觀點也就顯得極有道理了。
果不其然,魯肅此言一出,原本就支持下策的眾人紛紛聲援。
然而一看局麵有些僵持不下,三派人誰也說服不了誰,我當即又有些為難了起來。
於情於理,中策才是對我和曹操雙方都有利的,也是我最為傾向的一策。
可偏偏在座的有二十一人,其中支持三策的人又分彆都有七人,不多不少人都一樣多!
這就意味著,我既無法用投票的方式來作決定,也無法在阻力較小的情況下來個一錘定音!
倘若我此時表示要用中策,那麼無疑就會寒了諸葛亮、魯肅等人的心,這樣就不美了。
畢竟我不管是用哪一策,其實我都不吃虧,反正有便宜占就是了。
唯獨既定戰略不能丟,我是絕對不會再出兵北上的,因此上策肯定不會采納!
至於中策和下策,實際上就看我更注重實際利益,亦或者還是虛名、官位了。
不過就像魯肅說的那樣,如今天子願意冊封我和曹操為王,這個機會可謂是千載難逢啊!
倘若錯過了,以後可能就不會再有這個機會了。
倘若以後我擅自稱王,乃至稱帝,那就成了僭越之舉,那就和昔日的袁術沒有區彆了。
因此,魯肅堅持的觀點其實也對,而且現在稱王也確實對我極有好處。
其一,我現在給手下封官,最多就是刺史、將軍,或者大將軍幕府的僚屬。
可我一旦稱王,那我就可以獨立建國,然後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朝廷班子了。
屆時,我給手下封什麼官都可以,我的權力也大大地增加了。
其二,就像魯肅說的那樣,屆時我方的軍心、民心也必將有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