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魏潼關之戰是南北朝時期,535年(東魏天平二年,西魏大統元年)至537年(東魏天平四年,西魏大統三年),東、西魏軍在潼關地區進行的戰爭。
韓陵之戰後,北魏孝武帝元修因不滿居於晉陽的大丞相高歡擅命專製,謀欲發兵討之。
高歡識破其謀,於北魏永熙三年(534)六月先機督兵南下。
七月,孝武帝勒兵迎戰,兵敗後西奔長安,投靠關西大行台宇文泰。
九月,高歡親領兵攻拔潼關,委行台尚書長史薛瑜鎮守,自還洛陽。
十月,高歡立元善見為帝(是為孝靜帝),改元天平,史稱東魏。
宇文泰率軍攻潼關,斬薛瑜,俘其7000人還長安,被孝武帝任命為大丞相。
同月,高歡逼孝靜帝遷都鄴城。
閏十二月,宇文泰毒殺孝武帝,立南陽王元寶炬為帝。
翌年正月,改元大統,史稱西魏。
從此,東、西魏相互兼並,連年征戰。
東魏天平二年正月,東魏大行台尚書司馬子如率大都督竇泰、秦州刺史韓軌等攻潼關。
西魏宇文泰屯軍灞上,司馬子如等回軍,自蒲津夜渡黃河,攻華州,被刺史王羆擊退。
三年十二月,高歡為避免兩麵作戰,遣使向南朝梁請和。
同時,乘關中饑荒,督軍三路討西魏。
以司徒高敖曹領兵攻上洛;
大都督竇泰攻潼關;
高歡親領兵自晉陽趨蒲阪。
四年正月,高歡軍屯蒲阪,於黃河架三座浮橋,欲渡河。
駐守廣陽的宇文泰得知後,認為——東魏軍分路出擊,以架橋示渡,實為牽製我軍,欲使竇泰軍得以西入。竇泰為高歡之驍將,屢勝而驕,宜先擊之。竇泰軍敗,則高歡不戰自退。
而諸將認為——高歡在近,舍而襲遠不妥,不如分兵抵禦。
宇文泰率騎6000自廣陽回長安,征詢直事郎中宇文深意見。
宇文深認為——若先攻高歡,竇泰赴救,我將腹背受敵。若以輕銳潛出小關(潼關),先擊竇泰,高歡持重,難以及時出救。竇泰敗,歡勢自沮,回師擊之,可獲全勝。
宇文泰納其策,遂揚言退保隴右,以迷惑東魏軍,同時自長安潛軍東出,是月十七日晨至小關。
竇泰猝聞西魏軍至,驚惶失措,急自風陵南渡迎擊,宇文泰出馬牧澤,縱兵襲竇泰,大破之。
竇泰自殺,所部被俘萬餘人。
高歡以黃河冰薄難以赴救,撤浮橋而退,高敖曹亦奉命自上洛撤軍。
………
就當曹操、謝玄的兩支魏軍團相繼圍困長安、陳倉之際,徐晃也率領著軍團抵達潼關,自此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此時,秦軍主力正屯兵於弘農境內,麵對由魏將—夏侯淵、賈詡鎮守的關河防線虎視眈眈。
聽聞魏軍抵達潼關,宇文泰當即留下趙貴統領其部入駐潼關,隨即便帶著其餘九萬大軍直撲洛陽而去!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秦軍已經不再是全騎兵了,而是步騎兵參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