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敵軍少了一半,對於晉軍來說,這便是他們活下去的機會!
然而晉軍不知道的是,這少的一半都是黑山軍,且並非是逃散了。
要想探究黑山軍的秘密,就得將時間追溯到第二次黃巾之亂,也就是距今十五年前。
公元184年之後,自從黃巾起義軍主力被鎮壓後,其統治階級之間發生了內訌。
在此期間,冀州黑山等地農民紛紛起義,用各種名號組織起來。
黑山軍的具體情況,根據《後漢書皇甫嵩傳》記載“自黃巾賊後,複有黑山、黃龍、白波、左校、郭大賢、於氐根、青牛角、張白騎、劉石、左髭丈八、平漢、大計、司隸、掾哉、雷公、浮雲、飛燕、白雀、楊鳳、於毒、五鹿、李大目、白繞、眭固、苦哂、羅市之徒,並起山穀間,不可勝數。……各有所因。大者二三萬,小者六七千。賊帥常山人張燕,乃與中山、常山、趙郡、上黨、河內諸山穀寇賊更相交通,眾至百萬,號曰黑山賊。”
由此可知,黑山軍的活動區域是中山、常山、趙郡、上黨、河內等地太行山脈的諸山穀之中。
黑山位於太行山脈的南端,故史書稱之為黑山軍。
太行山脈高峰迭起,海拔多在兩千公尺以上。
山脈東南為河北平原,西北則為山西高原,河北平原通向山西高原的陘道多分布在太行山脈之間。
因為太行山脈的這一地勢特點,所謂分布在太行山各山穀中的黑山軍各部,其在相互聯絡和戰略上相互配合了較為便利的條件。
又據《三國誌魏書張燕傳》注引《典略》曰“黑山、黃巾諸帥,本非冠蓋,自相號字,謂騎白馬者為張白騎,謂輕捷者為張飛燕,謂聲大者為張雷公,其饒須者則自稱於羝根,其眼大者自稱李大目。”
由此可見,黑山軍諸帥多出於社會的底層,其名號往往源於其個人行為的某項特征。
若是參照上引《皇甫嵩傳》,可知,黑山軍諸帥有名號記載的共二十五人。
如果以二十五人為二十五股,每股人數在二萬五千至六千五百人計算,黑山軍總人數在六萬到十六萬萬人之間。
“眾至百萬”,很可能是虛數,或者是加上了老弱病殘的人數。
根據《續漢書郡國誌》所載永和五年(公元140年),五郡人口總數為二百四十萬,黑山軍則占該地區總人口的四分之一至十五分之一之間。
而在當時,袁紹、曹操兩大軍事集團,所能動員的兵力均為三十萬上下。
由此可見,在當時的關東地區,黑山軍確實是一股不可忽視的軍事力量。
由於分散作戰,最後被袁紹、曹操等人各個擊破,鎮壓下去,但他們對統治者的打擊卻是沉重的。
………
這一世,黑山軍曆經第二次黃巾之亂、軍閥混戰、河北大戰期間的三次發展。
尤其是在河北大戰期間,無數百姓遁入山林,這為黑山軍的發展了群眾基礎。
彼時,黑山軍控製下的人口已經達到了一百五十餘萬之眾,堪比三個郡的人口。
因此,黑山軍在大力發展的同時,如何養活這麼多人口也就成為了一個大問題。
於是乎,黑山軍開始在山林之間開墾荒地,從而自給自足。
然而這也是治標不治本的策略,畢竟山林中就算有荒地可以開墾,可又有多少呢?
因此,趁著河北大戰期間,黑山軍接連攻占了周圍的許多城池。
彼時,正值曹操、並州、高歡三方混戰,故而誰都顧不上黑山軍。
再到河北大戰結束之後,並州軍大敗,又有上萬敗兵逃入山林。
在此期間,張燕收留了並州軍的潰兵、敗兵,同時也結識了石勒、劉曜等人。
後來,秦漢大戰爆發,曹操歸還了五萬並州降兵。
石勒、冉閔、劉曜等人得以參戰,最後開赴上郡,與匈奴—奚聯軍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