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李隆基的開元盛世_曆史追光者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曆史追光者 > 第79章 李隆基的開元盛世

第79章 李隆基的開元盛世(1 / 2)

公元712年,27歲的李隆基登上皇位,開啟了開元盛世新篇章。

李隆基登基後,首先麵臨的是整頓朝綱的重任。精簡官員,提高行政效率。

李隆基身邊的大臣們。姚崇,這位經驗豐富、才智過人的大臣,成為李隆基的重要謀士。姚崇提出“十事要說”,主張精簡刑法,減輕賦稅,發展農業,李隆基欣然應允。

在姚崇的輔佐下,大唐的政治風氣煥然一新。包括勿貪邊功、廣納賢才、獎勵正直大臣等主張,李隆基欣然采納,奠定了開元初期的政治基調。

宋璟,以剛正不阿、廉潔奉公著稱,他在整頓吏治、打擊貪汙腐敗方麵發揮了關鍵作用。此外,還有張嘉貞、張說、張九齡等賢臣,他們各有所長,共同為唐朝的發展出謀劃策。

公元713年,李隆基決心清查全國的戶口,加強對土地的管理。他首先派遣了眾多官員前往各地,要求他們深入鄉村,逐戶進行登記核實。這些官員帶著詳細的戶籍表格,記錄著每戶人家的人口數量、年齡、性彆等信息。同時,對於土地的清查,他們丈量土地麵積,確定土地的歸屬和用途。

在清查過程中,李隆基嚴格規定,嚴禁官員徇私舞弊,對虛報、漏報的行為嚴懲不貸。對於清查中發現的無籍戶口,經過核實後給予合法身份,並納入稅收管理。

通過這次大規模且嚴謹的清查,國家對戶口和土地的情況有了清晰準確的掌握,稅收有了穩定的來源,為經濟的繁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開元五年,即公元717年,李隆基親自在田間視察農耕。他身著樸素,腳踩黃土,與百姓親切交談。

在關中的一處農田,李隆基看到一位老農熟練地操作著農具,他走上前去,詢問今年的種植情況。老農興奮地說道“承蒙陛下關懷,今年雨水充足,官府又送來優良的種子,俺家的田地產量比往年高了許多!”李隆基聽後,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當場賞賜了老農一些財物,並鼓勵他繼續勤勞耕作。

這一年,風調雨順,各地糧食大豐收。在河東地區,一處糧倉滿滿當當,新收的糧食堆積如山,負責管理糧倉的官員喜不自禁地記錄著入庫的數量。百姓們也因豐收而衣食無憂,街頭巷尾,人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在文化方麵,李隆基大力倡導詩歌創作。長安的大街小巷,詩人們相聚吟誦,切磋詩藝。李白,這位豪放不羈的詩人,在這盛世中揮毫潑墨,寫下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儘還複來”的豪邁詩句。王維也在山水之間,吟出了“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寧靜與超脫。

張九齡,字子壽,公元678年出生於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他自幼聰慧好學,勤奮刻苦,心懷壯誌。

公元702年,張九齡考中進士,憑借自身的才華和努力在仕途上嶄露頭角。

公元712年李隆基登基時,張九齡已三十四歲。先任中書侍郎,後晉升為中書令,位同宰相。

一日李隆基問道“朕欲興水利以利農桑,眾卿有何良策?”張九齡上前奏道“陛下,臣以為當派遣能臣勘察各地水利,依地形之勢,修渠築壩,引灌農田。”

張九齡,大力提拔人才。他舉薦了裴耀卿,裴耀卿思維敏捷,善於統籌規劃,且為人清正廉潔。裴耀卿得到重用後,負責整頓漕運,他精心規劃運輸路線,改進運輸方式,大大提高了糧食運輸效率,有力地保障了京城的糧食供應。

張九齡還舉薦了嚴挺之,嚴挺之剛正不阿,斷案公正,且精通地方治理之道。張九齡賞識其正直與能力,將他推薦入朝。嚴挺之在地方任職期間,公正執法,嚴厲打擊豪強惡霸,維護了當地的公平正義,使得百姓安居樂業。

在處理朝政時,張九齡常與其他大

臣如姚崇等共同商議。一次,關於邊防守備之事,張九齡與姚崇各抒己見,最終達成一致策略,加強了邊疆的防禦力量。

張九齡在政治上堅決反對李林甫等奸佞之人結黨營私。李林甫試圖謀取高位時,張九齡據理力爭,直言其不可用,維護朝堂清正之風。

經濟上,張九齡主張輕徭薄賦,鼓勵農桑。他向李隆基進言減免受災地區賦稅,發放救濟糧,助百姓度過災荒恢複生產。

軍事上,張九齡重視邊防守備,建議加強西北邊疆防禦,選拔有才將領駐守,鞏固了邊疆穩定。

張九齡其詩文為當時文壇增添光彩,倡導的文風清新質樸,因多次直言進諫觸犯李隆基權威,加之李林甫等人讒言陷害,張九齡於公元736年被罷相。

儘管張九齡後期政治生涯受挫,但他在開元盛世前期的貢獻及正直品質、卓越才能,永遠為後世銘記。

在大唐的朝堂之上,傑出人物輩出。張說出生於公元667年,普通官宦家庭出身。公元689年,他參加永昌元年的製科舉,策略文章拔得頭籌,由此以太子校書郎之職踏入仕途,在東宮任職三年,兢兢業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公元703年,張說擔任鳳閣舍人。

公元726年,張說因與姚崇不和,又私交岐王,再度被貶。

張說隨軍出征,擔任節度管記。戰場上,他親眼目睹了戰爭的殘酷,也見證了王孝傑將軍的忠勇。軍敗後,他不懼艱險,從邊關疾馳回京,為王孝傑將軍正名,使其英名得以傳頌。

聖曆二年,張說參與了《三教珠英》的修撰。曆時三年,這部巨著終於完成,他也因功升任右史、內供奉,負責考功、貢舉等重要事務。

長安三年,張昌宗、張易之兄弟誣陷宰相魏元忠謀反,逼迫張說作偽證。但在對質當天,張說毅然翻供,維護了正義,卻被武則天視為反覆小人,流放到了嶺南的欽州。

神龍元年,政局變幻,中宗李顯繼位,大赦天下。張說終於被召回京城,擔任兵部員外郎,重新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此後,他曆任工部侍郎、兵二部侍郎、中書侍郎等職,並加任弘文館學士。

景雲二年,張說升任宰相,加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監修國史。但他因不肯依附太平公主,被貶為尚書左丞、東都留守。

不久,李隆基成功誅除太平公主一黨,張說被起複為中書令,封燕國公。他與李隆基一同致力於國家的繁榮與發展。

開元四年,張說被貶多年後,獻詩《五君詠》給時任宰相的蘇頲,得到舉薦,遷任荊州長史。之後,他在並州任職期間,成功安撫了同羅、拔曳固等部,討平突厥叛將康待賓,因功拜兵部尚書。

開元十一年,張說再次出任中書令。他倡議唐玄宗封禪泰山,進封右丞相。在集賢殿書院,他主持編纂了眾多重要典籍,如《唐六典》《初學記》《大唐開元禮》等,為唐朝的文化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

然而,張說的一生並非毫無波瀾。他曾因與姚崇不和,私交岐王而被人告發,再度被貶。但他始終堅守自己的信念,為國家儘心儘力。

開元十八年的冬日,張說因病離世,享年六十四歲。他的一生,如同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是推動“開元之治”的重要人物,也是唐朝文壇的一代文宗,他的詩文將永遠在曆史的長河中閃耀著光芒。

在大唐的朝堂之上,還有一個叫宇文融的官員,他出身於官僚世家,祖父曾在貞觀時期擔任尚書右丞。



最新小说: 我同時穿越諸天萬界 穿成庶女後我崩壞了劇情 狂龍在都陸楓紀雪雨 新婚夜當天變棄婦?不,我是你繼母 你科舉我種田,塑料夫妻闖荒年 重生後我成了霸總的白月光 笑我華夏無神?我開局覺醒億萬神 被逐出家族後,我天師的身份曝光了 巔峰江湖路 我死在他知道我男扮女裝的那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