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天人合一_量子血靈珠傳奇_思兔 
思兔 > 遊戲競技 > 量子血靈珠傳奇 > 第230章 天人合一

第230章 天人合一(2 / 2)

但人人心中本就有一個聖人,人人心中皆有佛性,所以我們普通人做事,偶爾也有沒有私欲的時候,就能符合聖人之道,所以偶爾也能做到天人合一。

但無法時刻做到,總感覺自己與萬物有你我的分彆,因為有一個我執的私欲存在,而聖人則是無私無我的,所以聖人是萬物一體。

我們經常說一個人身上有成功的基因。就是因為這類人天生根器就比較好,他們心中的私欲很少,所以他們經常做到“天人合一”,所做之事皆符合道。

我們東方哲學是天人合一,萬物一體,到最後沒有主體和客體,也就是《莊子·齊物論》裡說的“萬物為一”,沒有彼和此。

莊子在《大宗師》裡還說“真人論,忘懷於物,隨物應變,天人合一。”

莊子所說的真人天人合一,並非是我們所理解的像武俠劇中的天人合一那麼神,而是讓自己的心與天地相融,讓自己的心順應天地之道,自然胸襟廣闊而不浮華,容顏和悅,接近於自然,樂於歸依,氣度寬廣,沒有限製,一切順應萬物。

我即一切,一切即我,不過這是開悟的狀態,常人感受不到。所以,當我們有對立分彆的主客之彆時,就有了人我之彆,就不可能做到“天人合一”了,而是二、三甚至更多。

所以佛家觀心到最後是“能所雙亡”才能開悟。“能”是主體的我,“所”是客體、是人。也就是消除這種對立分彆的人我之彆,然後才能與萬物渾然一體。

“能”是我能觀察,“所”是我所觀察的對象,也就是“我執”和“我所執”,但都有一個執著心,當執著心消除,就是“能所雙亡”,就是“無為”,亦是無我,就是真正的悟道了。

張其金點了點,說道“那你能跟我說一下天與人的關係嗎?”

中國本土的道教,是一個重道貴生的宗教。道教曆來重視養生延壽、修道成仙,追求不拘於俗、長生不老,其修煉宗旨是“法天貴真,靜觀天道”,並將自己的身體與自然融為一體。

道家認為,人是宇宙自然之子,人的生命與宇宙自然為同一條母根,這一母根自始至終都在人體內保持著連帶和遺傳性,人與自然密不可分。

宇宙萬物的發展和運動都存在著一定的規律性,無論是宏觀和微觀,都體現著周期性及自然回合。人是宇宙創造的,宇宙間所有的生命個體都是運動著的開放係統,都與大自然保持著緊密的聯係和暢通。

在自然界中,每一個生命都不是一個孤立的個體,而是一個溝通所有生命與非生命的無限整體,每一個生命都存在於一個與自然無限交感的同一體中。莊子在《南華經》中曰“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我們東方的先哲仿佛早在兩千年前就洞悉了宇宙間所有的前因後果,主張“天人合一”。

他們不把自然界視為人類去戰勝的對象,而是把人也看成是組成自然界的一小部分。

他們想,人類不光要征服自然,而更重要的是將自己融於自然,歸於自然。《道德經》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剛才說了,《易經》的最高理想,就是實現‘天人合一’,而你剛才問的這個問題,還得從天人合一說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林紫妍看了張其金一眼繼續說道“天人合一是一種宇宙思維模式,所指的是與宇宙自然界的生生之德完全合一的存在狀態。它不是隻從‘天’一方麵來說的,也不是隻從‘人’一方麵來說的,而是從天、人兩方麵來說的,隻有從人與自然兩方麵著眼,才可以將這二者的關係說清楚。”

關於人與宇宙的關係,中國古代不同思想家有不同主張。經過長期交流交鋒,天人合一逐漸成為主流觀點。這種觀點強調人與宇宙的互動與和諧。孟子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主張把對親人的愛推及鄰人、推及百姓,乃至推及萬物萬類。莊子說“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認為人可以提升自己的境界以“與天地精神往來”。《周易》中的“道”,綜合天道、地道、人道,其中“天地”是萬物之母,一切皆由其“生生”而來,“生生”是“天地”內在的創生力量。天道、地道、人道既是一個不斷創生的係統,也是一個各類物種和諧共生的生命共同體,這就從自然規律的角度闡釋了天人合一如何可能的問題。此後,宋代理學家張載講“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意即百姓是我的同胞,自然萬物都是我們的兄弟,倡導要愛人類,也要愛自然萬物。

程顥說“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認為人的仁心仁性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要把愛給予他人和萬物,使愛具有遍布於人與萬物的普遍性。明代思想家王陽明的“一體之仁”說,把人所具有的仁愛之心由“愛人”擴展到“愛物”,從而把人與天地萬物有機結合起來。

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內含從萬物相互聯係出發而非孤立片麵看待世界的觀點,強調整個世界的有機關聯。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是共生共存的關係。人不是孤零零的存在,人與草木、鳥獸、山水、沙石同在。按照這樣的宇宙觀,人與天地萬物屬於同一個大的生命共同體,這樣就把人類的生存與宇宙萬物的生存聯係起來。

當然,講天人合一,並非把天與人直接等同起來。很多思想家認為天是天、人是人,天人合一是有區彆的統一。例如,戰國末期的荀子在《天論》中說“天行有常”,即自然有自然的規律。他主張“明於天人之分”,即認識到天與人的職守不同;強調人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製天命而用之”。唐代劉禹錫認為“天與人交相勝耳”。柳宗元則強調,天與人“其事各行不相預”,即天與人各有其發揮作用的領域,彼此作用不可相互取代。可見,中國古人在講天人合一時,也包含“天人相分”的意思,即有分有合、先分後合。

“你這樣說,我就有點明白了,《周易》一開始不就是用乾、坤二卦代表天、地,天、地便代表了自然界。如果天、地相對而言,天泛指地麵以上的整個天空,以及人所能觀察到的宇宙空間,地球以上的大氣層等,如日、月、星、辰,如風、雷、雨、露等等。在《易經》看來,天地間的萬物又均‘統’之於天,地與天相輔相成,不可缺一,但地畢竟是‘順承天’的,所以天可以代表天地整個自然界。而地,則是指人類和一切生命生存於其上的大地,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沒有任何一種生命是可以離開大地的,天空中的飛鳥也不例外。所以天就是生命之源,地則是一切生命得以存在的基礎。人與自然界是統一的,不可分離的。我這樣理解對嗎?”張其金對林紫妍說。

“你這樣理解沒錯,但是你要知道,儘管人作為天地之所‘生’,隻是萬物中的一個成員,但人畢竟不同於萬物,因為人‘仁義’之性,有‘性命’之理,所以這就決定了人在天地萬物之中,負有一種神聖的使命。用《周易》的話說,就是‘裁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自然界了人類生存所需要的一切,人在獲得自然界所的一切生存條件的同時,更要‘裁成’、‘輔佐’自然界完成其生命意義,這樣也就達成了人的生命目的。”

“也就是說,人與自然是互相感應的整體,可以這樣理解嗎?”張其金問道。

“《周易》的這種天人合一的宇宙思維模式為我們構建了一個包羅天、地、人、事物等的完整的宇宙世界。他充分注意從整體的角度去認識世界和把握世界,把人與自然看作是一個互相感應的有機的整體。因而也造就了後來的中國人善於采用整體的、全息的、係統的思維方式,而不是用局部的、解剖的、分析的方法來考慮問題。”林紫妍回答道。

“我明白了!”張其金接著他對林紫妍說,“我就問一下這個問題,我和你現在還在教學樓下,我就不多問了,要是被其他同學看到,他們又得把我們當茶餘飯後交談的笑話了。”

“你看,我也是緊張得不得了。哪我先走了。”林紫妍說完,揮了揮手就走了。

喜歡量子血靈珠傳奇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量子血靈珠傳奇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眼饞也沒用,四寶跟我姓 嶽少不要再虐,夫人要爬牆了 她隻想守寡種田 開局收9999個女帝為徒,你說我是渣渣 末世小果農 小龍崽奶又凶,上綜藝當團寵爆紅 難抑悸動 簽到百年,我舉世無敵! 嫡長女上家庭綜藝後爆紅了 極品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