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話也得虧是虞汀汀說的,若是旁人說的隻怕是要被大嬸大娘些用口水淹沒了。
人很多時候就是這樣雙標,我可以偏心自己的兒子,然後要求嫁出去的女兒有什麼好事都要想著娘家,美名其曰:這樣哥哥弟弟才能給你撐腰。
但同時呢,又不會希望自己的兒媳婦想著娘家,覺得這樣的兒媳婦拎不清。
再然後呢,就是又會因為爹娘過於偏心兄弟,自己無所依靠而感到傷懷。
每個人都不是一個單一的角色,就好像剛剛說話那大娘,她是婆婆、是女兒、也是女兒的母親。
她會因為兒媳婦惦記娘家不高興,覺得兒媳婦嫁到他們家了,就應該為他們家服務。
但也會因為自己的母親偏心兄弟,而偷偷抹眼淚,也會因為年輕的時候家裡有事情去娘家請求娘家幫忙,但被娘家趕出來而心寒,可娘家若是有事找上門,她又會罵罵咧咧、急急忙忙地去幫忙。
她身為母親,也會偏心兒子,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她也會因為看到鄰居家那小媳婦兒過得慘,娘家不幫忙而覺得那小媳婦的娘家不厚道。
可她自問,若是她的閨女遇到這樣的事情,她會如何?
他們是昭縣縣城裡頭的人,平常一大家子經營一點小買賣,家中人口多,房子緊張,女兒回來落腳的地方都沒有,所以她大概也會跟領居家小媳婦的娘家人一樣,勸她不要和離。
她們過去是沒有思考過這種問題的,甚至有的時候聽見女兒埋怨,也隻會把女兒吼回去,說把她們養大就已經很好了,讓她們不要不知足。
讓她們要感恩,告訴她們兒子和女兒不一樣。
她們是要靠兒子養老的,女兒嫁出去了就是彆人家的。
可是……公主說得對啊,既然是彆人家的了,那她們怎麼又會要求彆人家的人給他們拿東西?
還那麼理直氣壯?
那潑出去的水,哪裡收得回來?
過去她們自己說的很多話,其實都是前後矛盾的,仔細一想,都是女兒在吃虧。
不,不是女兒在吃虧,女兒嫁出去了,她們是兒子在養老,他們把女兒養大那麼多年,女兒都是去伺候公婆的,又不是來伺候她。
這孝順的事情,都是兒子兒媳婦在儘責任,他們都是跟兒子兒媳婦生活在一起的。
我養女兒十幾年,她偶爾回來給我拿點東西,怎麼就不正常了?
說那個話,也是為了讓女兒安心跟婆家人一起過日子,不要東想西想。
她靠兒子多一點,偏心一點很正常。
大娘想通了,想著虞汀汀年紀小,可能也是因為那小媳婦的事情生氣了才會這樣說,便親熱地拉著虞汀汀的手道:“公主,您說的這樣的人家,還是比較少的。”
“大部分人家的情況應該跟我家的情況差不多,老婆子我也是重男輕女,倒不是說不心疼女兒,可這女兒嫁出去了,我一個當娘的若是總是去她家指指點點,這也不是個事兒,兒子家我當家做主,插手的地方就多了。”
“而且這重男輕女,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若是女兒能跟兒子一樣給我養老,那我肯定會偏心女兒一些,這兒媳婦麼畢竟不是從自己肚子裡出來的,那吵架就是真的吵架,吵了都會記在心裡。”
“但女兒就不一樣了,吵了大家火氣散了,也就啥事兒都沒有了,該親香就親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