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旅程方向和地點的不斷變化,華夏大地上不同季節氣候的不同變化讓他們逐漸有了直觀的感受。
首先就是在最近他們購買農作物的時候,儲物櫃中外界物品開始分等級了。雖然不像空間物品分得那麼詳細,但是同一種食材在儲物櫃的標識出現“普通”字樣,隻是那個“普通”二字的顏色很淺。
為了區分這個變化,四人還特意在一處農莊租了一間廚房。在農莊買了土豬肉、應季菜。
米爸米爸下廚,蕭米和元媽打下手。
把同種不同時期庫存的白菜、西紅柿、辣椒、豆角拿出來烹飪,水煮白菜,西紅柿炒蛋、涼拌西紅柿、辣椒炒肉、乾煸四季豆幾道菜。
同樣的做法,幾道菜的味道吃起來確實有差距,早期存的普通菜跟現在農家地道菜吃起來口感差不多了,一路上存的蔬菜又跟現在的農家菜有一定距離。
元媽感概說這些跟曾經吃過的頂級食材差距越來越大,真不知道現在的頂級食材吃起來味道和口感又有什麼樣的變化。
這個米爸米媽蕭米都沒有吃過。
聽元媽講了後才恍然大悟難怪網上說同樣的食材在不同廚師的手裡價格不一樣,同一類食材分等級後價格也是巨大的,三倍、五倍、十倍都有。
幸好當時開農家樂提價等級不低啊。
元媽說曾經吃過最貴的家常菜是紅燒素茄子煲,三人份量,價格高達688華夏幣;西紅柿炒雞蛋388華夏幣;水煮白菜186華夏幣;虎皮青椒138華夏幣。
米媽聽了直說這下年虧大了。
惹得大家直樂嗬。
米媽也不是真的後悔賺錢少了,就純是感歎不同生活圈子的人,生活經曆其實蠻大的事實。
要是他們曾經有元妹子這樣的見識和經曆,指不定農家樂五年來還賺不到這麼多華夏幣。
元媽表示理解。
確實,這麼大量的頂級食材是不敢長時間在一家農家樂出現的。
有了農莊那幾天做飯炒菜的過程後,他們就確認了儲物櫃的智能性。
難怪同樣是外界普通物品櫃的“普通”食材一進儲物櫃,就跟空間早期儲存的外界“普通”食材逐漸出現較大的差距。
名副其實啊。
接下來,這個區彆慢慢有起來變化,同樣都在一個櫃子裡外界食材,“普通”字體的顏色有深有淺,無形中已經有了三個檔次。
其次就是一路上買著買著,就明顯感受到農作物的物價一直在往上漲,就沒見過降價的現象。
特彆是農作物種子,比五年前的價格都高了近五倍。
現在這個年代,土地種植的農作物,特彆是蔬菜類,基本上都是大規模種植,種兩茬後為了提高產量就會重新購買種子,新種子也大都是來自農林院的工作人員的科研成果。
就很少有自己留種的,哪些偏遠山區地地道道三代務農的人例外。
比如像米爸老家那種情況的。
就這,還不算離譜的,起碼你能叫得出來名字的,種子店都還有。
但藥材種子在前兩年還能買得到的品種中,又有一些成為市場稀缺品種了。
就以上這兩點,如果不是像他們這樣因為自身需求而關注農作物情況的人是不可能有這些感受的。
幾十年前流行的那句口頭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現在想起來就有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