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作為一方君王,蕭啟年平日對楚贏恭敬有加尚可理解,但在聯軍作戰中,北元軍隊屢建奇功,蕭華將軍更是戰功赫赫。
這些成就足以讓蕭啟年感到自豪,可他為了國家的利益,卻不得不忍辱負重,這種屈辱與不甘或許早已在他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如果這種仇恨真的,在蕭啟年心中生根發芽,那麼他此次的行動,或許就不僅僅是為了財寶那麼簡單。
他有可能利用這些財寶,和白雲洞的情況,與楚國徹底翻臉,甚至將此次派遣的軍隊,作為進攻楚國的先頭部隊。
儘管使者的內心,充滿了擔憂和猜疑,但他的臉上卻依舊保持著,平靜的笑容。
“大王,您的想法我都能理解。但我們兩國畢竟是友好鄰邦,如果您要派遣軍隊的話,我想還是應該提前,與我國陛下商議一下為宜。”
“還需要商議嗎?”
蕭啟年放聲大笑,“既然你我都認為兩國是友好鄰邦,那麼無論發生何事,我們都應該能夠相互關照和理解。”
他的笑聲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卻讓人感到一陣莫名的寒意。
“既然你們理解我,我又何必再行商議?”
蕭啟年沉聲說道,“如果你們不理解,那又怎能稱得上是友好鄰邦?再者,我大元一直視楚國為尊,我們如同藩屬國般忠誠。”
“雖然藩屬國進入宗主國需得許可,但我們兩國新簽的盟約尚未對外公布,因此我們的行動並無不妥。”
他的話語中不斷強調“我們”,似乎在暗示著除了北元,他還有其他盟友。然而,使者對此卻心存疑慮。
前線戰火連天,唯一能給予北元支持的似乎隻有大月氏。
但大月氏的全部兵力都已投入戰場,難以分兵支援。
那麼,蕭啟年所言的其他支持究竟從何而來?
使者微微一笑,語氣平和卻堅定:“大王,真誠是交流的基礎。如果元國真有彆的支持,您或許早已與楚國分道揚鑣。”
“但既然我們還在此商談,何不實話實說?我家陛下並不希望用武力解決此事。”
蕭啟年搖頭道:“楚贏陛下若要動兵,我絕不相信。他對我如同兄弟,始終支持我的行動。當年他親率士兵助我平定內亂,我才能登上皇位。我又怎會不知好歹,與他為敵?”
這番話雖說得情真意切,但使者卻從蕭啟年的眼神中,察覺到了一絲不安。
他的目光總是不經意地掃向四周,顯露出他內心的底氣不足。
這一細節讓使者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他決心要從蕭啟年口中探出真相。
在使者看來,當前的首要任務是,判斷蕭啟年是否有意與楚國開戰。
若因過去的矛盾導致兩國衝突,前線必將陷入動蕩。
聯軍由楚國、北元和大月氏三方組成,其中大月氏的戰鬥力相對較弱,而主力則是楚國和北元。
北元雖實力稍遜,但戰場靠近其疆域,一旦有變,他們可迅速調兵占據有利地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