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龍自己弄出的蠟紙質量相當一般,重複使用到五六十次就會被油墨弄破,隻能重新刻製。
刻蠟紙又是一個細致活,一旦刻錯字或者是不小心把蠟紙給刻破了一整張書稿就要重新來過。
這幾天包括王文龍自己在內徐學聚手下的五六個書辦都在幫王文龍弄這事,根本刻不過來。
幾天之內就要趕製出上千份的宣傳資料,王文龍急需王金貴和鄧誌謨的幫忙。
王金貴摸摸後腦勺,道:“可是,我能做什麼?”
雖然對於蠟紙印刷術感到讚歎,但是王金貴又不識字,他實在不知道王文龍找他來是要做什麼事,而且心中對會搶走他工作的蠟紙印刷有些抵觸。
王文龍拿起旁邊桌上一枚木活字:“伯父你先看看這個。”
王金貴皺眉:“活字?這東西,沒什麼用……”
王金貴從王文龍手上接過木活字,開始之時心中並不覺得這玩意兒有什麼好處,甚至有些輕視。
雖然後世各種文章號稱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有劃時代意義,但是這東西在這年頭還真不是主流。
主要原因是這種原始的活字印刷真不適合漢字。
拚音文字就那幾個字母,鑄造幾套重複活字排版之後直接就可以印刷,而漢字字數就太多了,一本書動輒十幾二十萬字,根本不可能用活字直接排版出來。
這年代要想用活字印刷書籍,隻能先排出幾頁的刻板,把這幾頁的印刷量完成,然後把印板拆掉,再用活字排下一頁內容。
結果就是印刷周期極長,用木刻板印刷幾個月就能完成的作品換成活字印刷一年都弄不完。
而且活字印刷的作品質量還差,無論木活字還是銅活字總是會有凹凸不平的問題,導致印出來的書籍有些字顏色深有些字顏色淺。
加上木活字的常用字沒過幾年就會磨損,如果經常使用的話,過一陣子就要找工匠來補刻活字。
這過程可比用刻板麻煩多了,用活字印刷唯一的好處是可以省刻字工的錢,但是因為活字經常磨損,總要替換,每次替換活字又要精細的修整,才能讓他們和原來的活字一樣高,費時費工費料,省錢省的也著實有限。
所以明代民間雖已經推廣使用活字印刷,但是這年代的活字印刷一般都是衙門裡麵用來印臨時緊急公文或是幫人印印族譜等東西。
這些東西印刷的份數並不多,專門開一套刻板並不劃算,用活字印刷剛好解決,除此之外正經的刻書作坊對這玩意兒一向是不屑一顧。
對於王金貴這種技術水平較高的刻字工人來說對木活字自然也不感冒,在他看來木活字就是那種地位尷尬的工具,說起來千好萬好,但實際使用時經常拉胯。
建陽早有人試驗過木活字印刷,甚至改造出銅活字,但是效果依舊很差,實驗者虧了不少錢。
見王金貴也露出不屑表情王文龍笑道:“請伯父再仔細看看。”
王金貴聞言拿起那木活字仔細打量,直到摸了摸刻痕,他才突然“咦?”了一聲,奇怪道:“這活字用刀好利。”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