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光鬥卻是個急性子,來不及坐下就問道:“建陽先生可打算去英國為相?”
王文龍聞言連忙解釋:“那都是鄉野之間傳聞,英國人極其重視門第,非是王孫公子不能為高官,我一個外人,怎麼可能被其邀請為國相?更何況兩地相隔頗遠,我再是知曉歐洲曆史也不可能去為他治國理政,這點情形英國人也能想通,他們斷不能為此事。”
對於坊間這樣稀奇的傳聞,王文龍也是頗為無語,解釋了都沒用,百姓們根本不聽。
聞言左光鬥卻是鬆了一口氣,說道:“先生是我中國大才,斷斷不能遠走外國為官,我雖隻是後進,卻也鬥膽勸諫先生些謀國為民的道理,如今大明處多事之秋,先生當有做大事業的機會。”
王文龍點頭,心中正好奇左光鬥遠道前來肯定不會隻為說這點事情。
果然下一刻就見左光鬥從自己的衣袖中掏出一張帖子。
“南京國子監葉司業所寫邀請先生去國子監任個講官。”
王文龍聞言呆愣,疑惑問道:“我隻是個監生,還是貢的名額,怎能擔任國子監講官?”
左光鬥笑著說道:“國子監建立之初就有征辟之行,訪求名家入監中講學,原是不論什麼功名的,國朝之初國子監征元末名家充當講師,彼輩大儒又何曾得了本朝什麼功名了?以建陽公如今名氣入國子監講學實為理所應當。”
王文龍翻開那帖子一看,卻見裡頭除了葉向高的名字還有幾個浙黨的南京官員,看來這事情居然還是東林黨和浙黨一起同意的。
帖子中邀請王文龍去做國子助教,這官位不大,從八品,如果王文龍想要當官,現在去花點錢活動活動,到縣中混個教諭也是這樣的品級。
可是品級雖然相同,但一個縣的教諭和國子助教怎麼比?
此時大明有三個國子監,北京南京各一個,還有朱元璋老家中都鳳陽的中都國子監。
其中南京國子監監生人數最多,列於名冊的就超過八千人,當然其中大多數都是買個監生的名頭,不在南京讀書,但是在南京長期學習的也超過兩千,其中甚至有不少從朝鮮跑過來的留學生。
管理這兩千多人的國子監官員從上到下分彆是:祭酒、司業、監丞、博士,再往下就是國子助教了,偌大的南京國子監助教名額隻有十二個,絕對是個肥缺,換彆人去做光是收學生們的禮就足夠每年悠然度日。
葉向高寫來的這是事先的邀請之帖,如果王文龍答應後續他們才會向皇帝保奏,兩黨聯合,多半能把這個職位給王文龍弄來。
王文龍斟酌一會兒,卻是委婉的說道:“我在外邊還頗有事情,隻怕沒時間專心於國子監講學。”
他的確心動,但是卻又不想太過於浪費時間在官場之事。
左光鬥聞言卻笑著說道:“國子助教頗是清貴,平日裡並不需要點卯,隻每年在六堂代上幾課就是。一些助教任上請個三五年假,也沒人說他。”
王文龍詢問後才知道這國子助教的工作有多水,兩千多個學生,光靠十幾個老師來教,累吐血也教不完,所以這南京國子監的學生大多都有專門的官員來教導,國子助教大多也就是掛個名字而已。
像王文龍這樣的名士入職國子監,隻要上過幾堂課就已經算是對得起皇糧,接下來的時間任他遊山玩水,也沒人會說。
怪不得萬曆皇帝覺得這些文官都沒啥用,真是閒的閒死,忙的忙死。
大明已經有大量實權部門缺官比例超過三分之一,但像國子監這種清貴的地方居然還有這樣的冗官冗員,而且還裁不掉,這群國子助教隨便拿出一個都是此時名士,誰都不想得罪。
像王文龍這樣被東林黨和浙黨一起保舉上去的,就更是如此了。
王文龍斟酌一陣,反正自己馬上就要去蘇州,離南京也不遠,到時候抽時間去帶兩節課有什麼難的?當上國子助教自己正正經經就是有官身的人了,哪怕當一段時間就辭官,自己的身份也將有質的改變。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