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兩人就見在墓主人的胸前位置正躺著一片張牙舞爪的方形石器。
一個甲骨社員小心翼翼的趴上去,一邊用羊毛刷刷去浮土,一邊記錄這石器的形製。
“器體擺放在死者胸前,為扁平的長方形,中心有一鏤空渦旋形彎鉤,四角對稱向外呈勾卷狀,在正麵有與與體輪廓走向一致的淺凹槽……”
稍有見識的人都能認出,這是一枚玉佩,不過具體是模仿什麼形狀卻說不出來。
王驥德一臉驚歎:“這玉佩的磨製太精美了,此墓主人生前肯定是一方豪強。”
幾天的挖掘下來,甲骨社眾人已經有了一致觀點,紅山文化是一個影響力非常大的文明,紅山文化的陶器製造還在較粗糙的水平,說明他們的手工藝還非常落後,在如此落後的環境下,能夠將玉石磨成這樣精美的玉佩,就能說明此文化的聚落定然有不少的人,才能夠養出有這樣閒工夫的統治者。
王驥德話音甫畢,又聽旁邊一個工人說道:“這裡還有發現!”
王文龍和王驥德連忙看過去,就見一個被他們雇來的軍戶在原先墓主人手邊的位置慢慢掃出了一個圓形的東西。
這東西是瑪瑙材質,模樣像是一個卷曲著的圓環,隻不過有一處線型的開口,圓環上雕刻著眼睛鼻子以及龍角的形狀,圓環的另一側還有一個用於掛絲絛的小口。
這器物看模樣就知道結實的很,器型也不大,很快就被清理出來。
劉德天也拿著乾糧過來,看著那圓環笑道:“這就是我跟老爺們說小時候見過的玉環,那上麵雕著的東西像不像個豬?”
他說完卻沒人回應,此時看見這器物的甲骨社眾人卻都已經屏息凝神,王驥德咽了一口唾沫,震驚的說道:“這……這是龍佩?”
王文龍也是第一次親眼看到出土的玉豬龍,一陣心跳之後才穩定心神提醒說:“這更像是龍形佩的早期形製,也許中原後來的龍佩就是從這造型演變過來的。”
“有道理,”一個甲骨社社員眼前一亮,“這玉佩的形製更像是早期的玨,怪不得後來的玨會長成那模樣,原來祖先在這裡了!”
而王驥德在一陣驚訝之後,滿臉喜色的表示:“此間的文物實在太多,我要趕快回一趟鐵嶺,寫信通知甲骨社成員前來!”
這一處遺址的發掘工作已經差不多結束,比較有研究價值的便是挖出了玉豬龍的那一處墓葬,其他墓葬基本上都隻有些陶罐之類的東西,連彩陶都少見。但帶來的震撼已足夠王驥德叫更多人前來了。
出土了大量粗糙的陶器卻沒有文字,說明紅土山一帶的古文明技術還是很落後,甚至是在文字出現之前的文明。
而這幾天的現場考古以及走訪調查,大家已經在鎮夷堡發現了不少紅山文化的玉器,除了王文龍等人自己挖出來的,還有不少是多年間此地衛所軍戶開墾田地時無意中挖出,這些玉器的形製風格非常統一,說明都出自同一文明。
這就可證明這紅山文明的分布範圍絕不隻是鎮夷堡一處。
無論玉豬龍、勾雲佩還是其他的文物形製都表現出紅山文化和中原文明有千絲萬縷的聯係,說是中華文明的祖先都不為過。
先民之足跡,早至遼東,這種消息傳入了解此事重要性的人耳中不啻於一場霹靂。
鎮夷堡附近肯定還有大量其他同時期的遺址,這要靠王文龍他們幾個人挖掘出來是不太可能的,隻能求助於同道的力量。
當天晚上王驥德就回到鎮夷堡打點行裝。
他急於將此間消息傳回去,甲骨社中肯定會有不少人願意前來參與發掘。
王驥德等人收拾行囊的時候,王文龍也一起打點行裝。
他卻不是準備回京城,而是剛剛受邀要去鐵嶺衛做會講。
遼東有幾百萬人口,自然也有讀書人,鐵嶺、開原、沈陽一帶作為遼北重鎮,也是遼東讀書人聚集所在,王文龍也是到東北才知道,本朝鐵嶺衛甚至還出過進士,這邊境衛所的教育水平還真是令他刮目相看。(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