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王宅,李三才借來蘇州公乾之名帶著一大挑禮物進入王家大門,高興說道:“建陽,我可給你帶來了好東西。”
王文龍迎出照壁外,問道:“有何好東西?”
李三才直接在花園中將一張大字給展開:“這是葉尚書給江南物理社專門寫的匾額。”
王文龍看著那幅字,隻見葉向高用行草寫了四個大字:“理一分殊”下麵落著葉向高的落款。
物理社身處於明代哲學思想鼎盛期,社員們除了做物理研究之外,也對其研究加上了哲學價值,物理社的哲學思想是從王文龍的力學三定律來的。
物理的研究目的本來就是為了找到萬物一理,就好像力學三定律一樣,無論天上地下星星月亮,還是人世間的所有物質都不逃脫其束縛。一些物理社的成員將之聯係到了哲學,所以物理社的口號就是“天地一理”,這是諸子百家中“名家”的口號,後來又被道家和儒家各自闡述。而物理社中還有一些是標準的理學門徒,拿出了朱熹提出的類似說法,“理一分殊”,這說法來源於華嚴宗和禪宗,意思是:天地間隻有一個道理,而這個道理在萬事萬物中得以體現。
某種意義上也能用來闡釋物理學社的終極追求。
“多謝台山公寫的好字。”王文龍笑著點頭。
葉向高的行草是出了名的,後世流傳的葉向高所寫《草書過香積寺》《草書五言詩軸》都被以為是明代政治家中的絕品,這“理一分殊”四字寫的也是氣脈中貫。
李三才又攤開一幅大字道:“這是顧憲成所寫。”
王文龍又看向顧憲成所留的墨寶,顧憲成以文章氣節名揚天下,而他的書法也是當世一流,後世東林書院“風聲雨聲讀書聲”對聯就是他留下的墨寶,字體結構精嚴、飛灑自如、又頗具骨力。
顧憲成寫的也是個牌匾,赫然四個大字“辟我山河”,後麵落款是“乙巳冬,題字以壯開台灣島事,顧憲成”。
王文龍捧著這幅書法更加高興,開發台灣島之前一直是福建人自己張羅,東林黨對此事采取委宛態度,現在東林大佬顧憲成親自寫了這四個大字,以後刻個牌匾掛在台灣島民團大堂裡,能擋下許多東林門徒對開發台灣之事的流言蜚語。
葉向高是尚書級彆的官員,未來是東林黨要抬入閣的人物,品級比李三才要高。而顧憲成雖然罷官之前隻是六品小官,但他在東林黨中是絕對的核心人物,李三才雖有漕撫之位,卻還是得為顧憲成奔走。
見到王文龍喜滋滋的將兩幅書法擺在石案上看了又看,李三才笑著問道:“建陽,這兩幅字可算得寶貝?”
王文龍收起喜悅的神色,鄭重問道:“大撫無事不登三寶殿,突然給我這樣的寶貝,實在讓我心中有些慌張,不知漕撫此來所為何事?”
李三才說:“就是建陽前幾日所說的聯合浙黨一事呀,如今天下苦稅監久矣,朝中正派人物,無不想要勸聖上收回稅監……”
“李大撫且莫說了,”王文龍連忙叫停,笑著說道:“能做之事我已做了,我也不是浙黨中人,更不可能讓浙黨人物聽我命令做出決策,如此一說,則這兩件寶物在下受之有愧了。”
李三才思索一陣,再次拋出誠意說道:“山東布政正打算在遼海尋找一處水運錨地……”
王文龍問:“登萊水道不是已經被禁止了嗎?”
“登萊水道肯定開不得,但從金州直接走船運去往義州也是個辦法,不同樣需要好港口嗎?”李三才笑著說,“聽說在朝鮮外有一處皮島,水文優質,可以停船……”
王文龍心中一動,這東林黨查消息的本事果然不可小覷,如果能夠承接遼東軍舶的運輸,皮島的開發可是要起飛了。不過比起東林黨要用來做執政底氣的稅監上書,這點隻夠開發一個小島的錢財實在算不得多大。
李三才光貪來修園子的木頭就有二十多萬根,換算成錢財怕不有近百萬兩,東林黨可是有資源的很。
王文龍說:“我能做的實在已經做完,不知諸君還有何要求?”
李三才也把話說白了:“建陽,我們需要找一個合格的中人向沈蛟門傳達意思,稅監之事苦害百姓,沈蛟門也曾尚書聖上苦勸收回,正如建陽之前所說此時是最好時機,然而此事必須要通力合作,誰也不能往後退。”
王文龍看著李三才問:“東林君子是真願意同浙黨合作?不會背後使絆子嗎?”
李三才厚著臉皮說道:“無論是否真心,總是為天下百姓做事吧。我知建陽是個胸懷天下的人物,也並非浙黨那一頭的……”
王文龍笑道:“我並非浙黨,但是卻是要給你們做中人,這樣話語勸得我住,如何勸得浙黨諸公?”他攤手說:“若隻以黨派利益而言,他們也受害的苦了,反正罵他們的也不止一兩個,隻要能丟東林諸公的麵子,在這事情上再挨兩句罵又有何妨?”
李三才聞言急道:“萬萬不可,江南反對稅監好不容易有這樣的聲量,聖上那裡也透露些意思,若是此時朝中諸公自相反複,真可能至於功虧一簣呀!天下百姓再無見青天之日矣!”
“這些也不過是漕撫的推斷,說不定此事過後聖上慢慢想通,回轉心意,就撤回稅監了。”王文龍裝作無所謂的笑著說。
“絕無可能,聖上不是這樣性格。而且以後可能也難得見到這樣的景象。”李三才忍不住著急他對萬曆皇帝的評價也沒啥好話,而且對萬曆皇帝改變心意的原因看得非常清楚:“聖上見到國庫空虛才能夠反思稅監之事,而今國庫空虛,乃是因為聖上三大殿剛剛完工、南北災害頻繁、黃河又連著兩年大工所致,等明年若是事情好轉,身上看見國庫又有了銀錢,這點子擔憂多半會消散,那時再沒有這樣上諫的機會了!”
王文龍想了一會兒,這才點頭說道:“我不過是兩邊的一個傳話人,話我能傳去,成或不成我是不作保的。”
李三才見王文龍終於鬆口高興說道:“隻求建陽調和。”
王文龍:“僅憑這些故言說服不了浙黨,沈蛟門壓力也很大,貴方諸公真想要和浙黨聯合,必須要拿出些實際東西,我建議:一,這段時間內得想辦法幫助浙黨保下一些位置,二,要公正的幫助浙黨宣傳,洗刷一些他們身上被潑的汙水。”
他解釋說道:“這並非單純為浙黨牟利,若是此事能成,終究是諸公那派的一樁大功勞,諸公受益更大。這雖是我一派之言,但卻出於公心,還請李漕撫代為轉述。”
“我一定將話帶到,”李三才拱手承諾,接著笑道:“此事不是我輩的受益,乃是天下百姓受益也,成功之日,建陽定受天下稱讚。”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