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片雲,應該已經埋在土裡太長時間。
因為沒有水分補充,所以隻能形成水霧,而不是降雨。
齊原來到小溪旁,查看“雨”能儲存多少水源。
將雲霧飄散在水麵,部分與河水連接在一起,慢慢吸收著其中的水分。
肉眼可見的,雲霧在不斷增多,麵積開始覆蓋更大麵積,水汽在雲霧中翻騰,顏色也變得更加深。
60分鐘過去。
單薄的水霧,逐漸變成灰黑帶著深青的顏色,麵積覆蓋了50多平方米,宛若真的一片烏雲。
但是“雨”吸水的速度並沒有停下,反而變得越來越快。
小溪中的水流,開始被大量吸收進入雲層。
並且,雲層開始向水流更多的地方蔓延,尋求更多水源。
直到5個小時後。
雲層的麵積,一直擴大到了200平方米,才終於停止了吸收。
這6個小時時間,齊原也無法估計,雲層到底吸收了多少水分。
但他知道,本就不大的小溪,水流量又下降不少,這還是上遊有水流出的緣故,不然早就被乾枯了。
此時,雲層飄蕩在空中,距離地麵15米左右,開始下起連綿不絕的細雨。
此時的“雨”,已經恢複了內部平衡,形成了完整的水循環,對水的利用率大幅提高。
雲層自身具有自然氣象靈力,能夠源源不斷地產生部分水汽。
並且,也擁有吸收空氣中水分的能力,掉落的雨滴,很快又被雲層牢牢鎖住。
所有的水分,都被牢牢鎖在200平方米的雲層下方,維持著水循環的過程。
而且,由於大量水源的加入,催欲藥粉也徹底被衝淡,失去了效果。
看到這個場景,齊原忍不住大笑。
“哈哈,這次是真不虧啊!賠了身子,換來一個大型儲水道具!賺大了!”
之前,齊原還在為儲存淡水的問題擔心,想著是不是要挖一個大型蓄水池。
但是工程實在太大,效果也不一定會很好。
如果沒有卷軸或者道具,光靠自己很難做成功,所以就一直擱淺。
但是驚喜總是來的那麼突然!
這片降雨區域,簡直是專門為高溫災難預備的。
齊原將“雨”道具,就直接留在了小溪上。
落下後損失的雨水,立刻就能用小溪中的水補足,時刻保持雲層中的雨水處於充足狀態。
持續到高溫天氣來臨,都會一直放在這裡。
如果有一天小溪乾枯了,到時候再把雲層移走,轉移到庇護所內收集雨水。
憑借“雨”內部的自然水循環,相信很長時間內,都不用為水源問題擔心,簡直不要太舒服。
同時,齊原突然想到!
自然氣象道具中,既然有“雲”和“雨”,那有沒有可能還有“太陽”、“雪”、“霧”、“冰雹”、“閃電”……
甚至是“台風”、“沙塵暴”、“地震、”、“海鮮”……
更甚至,時候回出現一些自然奇觀,比如“重力風”、“太陽光柱”、“灰塵雷暴”、“雷打雪”……
最普通的“陰晴雪雨”可能出現,那這些更加罕見的,其實也有可能出現,隻是概率更低。
不提這些不切實際的,但是齊原可以肯定,一定有求生者獲得過“雪”!
特彆是在極寒之地,肯定更容易出現自然氣象道具。
但這些,也都是可遇而不可求。
能過得一個“雨”,就已經是撿到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