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前半生在戰場上打得很順,遇到朱棣這種馬背上的皇帝,還是有種惺惺相惜之感的。
但心裡忍不住會想,若是讓他去打,該怎麼排兵布陣。
李靖、李積、尉遲敬德得去,房玄齡也跟上,長孫無忌、杜如晦、侯君集便先留在京都。
先派小隊摸摸情況,漠北各部族矛盾不小,若是能策反讓他們內鬥更好。
再分三路大軍,一路直攻瓦剌王帳,一路絞殺瓦剌精銳,最後一路截斷退路。
一次就給對方打明白了。
這般那般一番思考,他又看向走神的朱棣。
這人也倒還不錯,天子守國門,是個有魄力的君王。
朱棣活著的時候是萬萬不會想到,有朝一日他要來指點唐太宗。
曆朝曆代皇帝開疆拓土,勤政愛民,哪個不是為了與“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比肩?
不過朱棣到底是當了一輩子皇帝,見著老前輩也沒有露怯。
甚至心裡叭叭著,你還看不上我數次親征漠北,你自己晚年不也沒打下高句麗啊。
老人家捋捋胡須,心想還是算了,現在這位還是個小屁孩子呢,計較什麼。
他自己二十來歲的時候,還叫大兄朱標訓得跟孫子似的呢。
兩人都平複了心情,相互打量起來。
朱棣掃他一眼,端出長輩的身份,語重心長地說“莫要太在意閒言碎語,你做好該做的事,後世會記得你的功與過。”
李世民靜靜地回視他,也不知道是問他,還是問自己“你可曾後悔奪位?”
“後悔?”
朱棣笑了笑“我那侄兒殺了湘王,把兵調到順天,派了幾個小官看住我,想看我會不會造反。”
“我在豬圈裡,吃了幾年的豬食,才把這個天下拿下來。”
“那幾年,我的妻兒擔驚受怕,整日都活在煎熬中。我的皇後最後因為心力憔悴,油儘燈枯,早早離世。”
“我怎麼敢悔啊……”
“我不僅不悔,我還要我父親看看,我是不是比他那好孫兒強,是不是當得起這大明天子!”
朱棣“我這一生,平定草原,遷都順天,通運河,編撰永樂大典。”
“我為大明征戰了一輩子,馬上天子死社稷,我死得其所。”
“我把明軍,把大明朝的脊梁骨挺起來了。”
“後世兒孫即便是不恥於我,至少也得留三分敬意。”
“我沒有輸啊。”
李世民頓了頓,緩緩吐出一口氣。
明明他一直以來也是這樣選擇的啊,隻要他做得足夠好,就能抹去上位時刀上沾染的血跡。
他與大兄矛盾日漸激烈時,父親從未站在他這一邊過。
那幾年,他的妻兒也沒過過一天安穩日子,他們一家的頭上也時刻懸著一把刀,隨時都有可能落下來。
他知道的,大兄一旦登基,就是他整個秦王府的死期。
他隻不過是沒有任人拿捏,隻不過是奮力反擊了。
李世民平複了心情,看向朱棣。
“在吾之前,沒有‘明’這個國號。”
“你是後世之君。”
不是疑問,而是陳述。
朱棣“……”
李世民笑了“我大唐江山,斷在哪一年?”